自2012年以来,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国家卫健委的推动下,我们成功应对了一系列挑战,不仅提升了传染病监测能力,还实现了多种疫苗的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副局长雷正龙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我国传染病防控能力在过去十年间不断提升。监测能力的加强使得2021年报告的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总数相比十年前下降了近五分之一。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高效运作,使得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间隔缩短至4小时以内。
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表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药为治愈乙肝和丙肝带来了可能。随着抗乙肝病毒和抗丙肝病毒治疗药物的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新的有效治疗药物的出现,使得丙肝成为可以治愈的病毒性疾病。艾滋病用药方面,我国成功研制了全球首个艾滋病长效药物和首个艾滋病尿液自我检测试剂,大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地方病的防治方面,我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四川省为例,通过基本医保、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衔接,难治的传统传染病患者的治疗费用得到了大幅减轻。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的实施也夯实了全民免疫屏障的基座,让“接种疫苗,保障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
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免疫规划监测管理体系和三级预防接种服务网络。中央财政每年投入巨资用于疫情应急处置、冷链建设等专项工作。国家和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平台已经实现了对接和数据交换。
我国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坚信,在国家卫健委的持续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保持这一良好势头,继续为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