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监测报告显示,我国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有所增强,其中甲型流感占据主导地位。针对公众广泛关注的甲型流感防治问题,国家卫健委组织多位专家进行解答。
王贵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为我们详细解读了甲型流感的特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以其易变异的特性备受关注。冬春季是甲型流感的高发期,其症状比普通感冒更为严重,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上吐下泻等。虽然流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抗病物的使用可以在病程早期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重症风险。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甲型流感呢?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为我们提供了指导。流感的发热体温通常较高,可能达到39摄氏度以上。若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建议先进行流感抗原筛查。虽然流感症状明显,但根据目前的数据,由此导致的重症病例并不多。
对于儿童这一脆弱人群,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提醒家长重点关注。儿童感染流感后绝大多数为轻症,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及时服用对症药物、多喝水、多休息有助于康复。若出现持续发热、超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关于公众关心的甲流与新冠叠加感染问题,童朝晖表示,虽然两种病毒都有感染呼吸道的可能,存在叠加感染的可能性,但不必过于担心。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免疫功能低下或体内新冠病毒未完全清除,才有可能出现合并感染。目前,根据发热门诊的监测数据,甲流患者占据绝大多数。
在此,我们呼吁大家继续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以及积极接种疫苗。让我们共同抵御病毒的侵袭,保护自己和周围人的健康。(本报记者 金振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