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研究院公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聚焦于第2型糖尿病与巴金森氏症之间的风险关系。该研究由澳籍客座教授马克华伟士医师主持,并集结了国卫院与国防医学院的顶尖研究团队。
通过对健保局2000年全国代表性的80万人承保抽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团队发现,未使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风险显著升高,竟是一般人的2.2倍。考虑到巴金森氏症与年龄之间的紧密联系,研究进一步关注于用药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药物并不会增加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风险。二甲双胍作为一种长期广泛使用的降血糖药物,其主要作用在于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而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与此相对,单独使用磺脲类口服糖尿病药物的患者,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风险增加了57%。磺脲类药物主要刺激β细胞产生更多胰岛素。
研究团队还观察到,无论巴金森氏症的诊断是在糖尿病后的1至2年还是更久,单独使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都面临较高的风险。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合并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在1至4年的观察期内,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风险并未增加。
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广大糖尿病患者和医护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关于两种常用降血糖药物与巴金森氏症风险的详细信息,也为预防和治疗巴金森氏症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是基于大规模样本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可信度。研究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在做出任何决策时,还应结合自身情况和医生意见进行研判。
该文章由网友『ミ安锦流年っ』至本站,如果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