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纬·孝经援神契》记载:“寒露降临,露气冷寒,欲凝结矣。”随着岁月的流转,寒露节气悄然来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寒露的解读为:此时节露气更加寒冷,接近地面的水气已经处于凝结的边缘。这不仅是一种气候现象,更是一个养生的关键时期。
寒露时节,自然界中的阴阳之气逐渐转换,阳气消退,阴气增长。在这个顺应自然变化的时节,人们应当注重养肺保阴,以维持体内的阴阳平衡。遵循四时养生的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寒露时节保养体内的阴气尤为重要。
秋季与肺相通,燥邪之气容易侵犯人体,耗伤肺阴。暮秋时节的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主。在保持饮食五味平衡的基础上,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既能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有效防治咽干口燥等症状。
除了饮食调养,精神调养同样重要。天气渐冷,日照减少,秋风萧瑟,往往使人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悲愁忧伤之感。悲忧最伤肺,因此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
寒露过后,天气由凉转寒,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俗语说“寒露脚不露”,提醒人们注意天气变化,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物,以防寒邪入侵。脚部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且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专家建议,睡前养成热水泡脚的习惯,既能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又能扩张血管、加快血流,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为了适应更加寒冷的冬天,提高抗寒能力,寒露时节也是进行耐寒锻炼的好时机。通过不断的锻炼,人们的身体会逐渐适应严寒,更好地抵御寒冷的侵袭。寒露时节是一个重要的养生时期,只有做好充分的保健措施,才能让身体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