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热议一则关于突发腹痛最终被确诊为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新闻。一名67岁的男性,在祭祖后登车时突发剧烈腹痛,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过多科室的专家会诊,确诊为腹主动脉瘤破裂。这个被称为“灾难性疾病”的腹主动脉瘤,1个月内死亡率高达34.7%\~50.5%,就连进行腔内介入治疗手术,死亡率也约为30%。那么,这个让人心惊胆战的疾病,到底是什么呢?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主动脉的病理性扩张,当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50%时,就被称之为动脉瘤。动脉瘤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真性动脉瘤是血管壁的三层结构都发生了变宽。而假性动脉瘤则是动脉局部破裂,由血块或临近组织封住而形成。对于腹主动脉瘤,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动脉硬化。损伤、感染、中层囊性变及梅毒等也可能导致腹主动脉瘤的发生。
腹主动脉瘤破裂的症状十分危险,包括剧烈的胸背部疼痛、休克、皮肤湿冷、焦虑、恶心、呕吐等。在这名67岁的男性患者中,到医院时已经出现心率上升、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的休克表现,符合主动脉瘤破裂的典型症状。
对于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危害,其最主要的就是破裂大出血。约有一半的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即因破裂死亡。而即使是进入慢性期的患者,最终往往也是死于主动脉瘤的再次破裂。主动脉瘤被形象地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
诊断腹主动脉瘤是否破裂需要通过各种仪器检查,如胸腹部X线照像、超声波、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动脉造影等。这名患者经仪器扫描后,发现其腹腔内的巨大腹主动脉瘤达到80mm×84mm×103mm,且已经发生破裂渗血,血肿积聚在左侧腹膜后及左肾周围间隙,病情十分危重。
对于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包括介入治疗(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动脉瘤切除与人造或同种血管移植术等。对于已经破裂或濒临破裂的动脉瘤,应立即进行手术。在这名患者的治疗中,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成功对瘤体进行腔内隔绝术,封堵了主动脉破口,巨大的腹主动脉瘤被完全隔绝,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至于哪些腹主动脉瘤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严重脑、心、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如果不能耐受手术或腔内治疗,或者没有经济条件接受治疗,以及预计存活时间不到1年的患者,可以考虑保守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迄今为止,尚无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有效药物。保守治疗的措施主要为控制血压、血糖和降血脂等,但动脉瘤体始终存在,随时有破裂的风险。关于腹主动脉瘤的五年破裂风险,通常在没有接受手术治疗的情况下,其概率与瘤体的直径大小密切相关。据专家统计,瘤体直径小于4公分时,破裂风险约为15%;直径在4至5公分之间,风险上升至20%;当直径扩大至6公分时,风险更是飙升至30%;而如果瘤体直径超过7公分,破裂的风险则高达90%。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医学界多年来的观察与统计得出的结论。
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年的身体检查显得尤为重要。一旦通过检查发现腹主动脉瘤的踪迹,应立即引起高度重视,谨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及早发现并治疗是降低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关键。毕竟,腹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幸运的是,一名67岁的男性患者,在发现腹主动脉瘤后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他可以说是众多腹主动脉瘤患者中的幸运儿。他的故事也提醒我们,面对疾病,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更不能忽视身体发出的任何信号。只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在此,我们也再次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一定要重视每年的身体检查,一旦发现身体异常,及时就医,切勿拖延。毕竟,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