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突然发现脸部僵硬、嘴巴麻木,无法控制眉毛、眼睛、嘴巴的动作时,要小心颜面神经麻痹。这种疾病可能会让您错失治疗的黄金期,从而留下永久性的面部畸形。
林先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早晨洗脸时,他发现左眼无法紧闭,水一直沾到脸上。一照镜子,他惊讶地发现左脸僵硬,无法做出表情,口水也不自主地流出。他赶紧去看医生,被诊断为颜面神经麻痹。
医师为林先生开了一些口服抗病物和类固醇,并建议他到康复科进行电疗。林先生听了邻居的建议,选择了中医治疗。他错过了黄金治疗期,失去了恢复的最佳机会。
台北慈济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陈桂铨告诉我们,颜面神经麻痹分为周边型和中枢型两种。周边型颜面神经麻痹是最常见的急性周边颜面神经发炎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当人体免疫力低下、疲劳过度时,容易引起病毒感染,攻击神经导致颜面神经麻痹。
陈医师解释说,当病毒感染或发炎影响到神经的传导功能时,就会导致颜面神经麻痹。这种病症通常表现为单侧脸部肌肉动作失去功能,如脸部歪斜、流口水、眼皮不能闭合等。
换季时尤其容易引发颜面神经失调。对于患者来说,最大的影响是美观和进食。眼睛无法闭合还可能导致干眼症甚至角膜溃疡。建议患者在家时用胶布贴住眼皮,外出时可配戴护目眼镜。
中枢型颜面神经麻痹则与脑中风有关,但影响的是单侧脸部的下半部分。陈医师指出,区分脑中风和单纯颜面神经麻痹非常简单。脑中风患者除了颜面神经麻痹外,还会伴随单侧手脚麻木、无力以及血压、心跳等生理反射性反应。通过脑部核磁共振可以确诊。
如果检查未发现脑部受伤,就可以排除脑中风造成的颜面神经麻痹。而周边型颜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症状非常典型和明显。例如,左侧颜面神经麻痹的患者会表现出左侧抬头纹消失、左眼无法眨眼、左侧嘴角不动等症状。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颜面神经麻痹,都应尽早就医并遵循医师的建议进行治疗。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期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面部畸形,影响生活和自信。换季之际,容颜的守护至关重要:把握一周黄金治疗期,远离颜面神经麻痹风险
陈桂铨医师强调,面对颜面神经麻痹的挑战,患者们应当敏感地捕捉到一周的“黄金治疗期”。在这一关键的治疗窗口期内,通过口服抗病物或口服类固醇药物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避免脸歪嘴斜等后遗症的发生。
有一位患者的故事生动说明了这一治疗期的重要性。在急性发炎期间,他的颜面神经剩余功能仅为5%,然而及时抓住了黄金治疗期,经过一周的类固醇药物治疗后,颜面神经剩余功能竟然恢复到了70%,面部表情和动作都与一般人无异。
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治疗期,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另一名患者在急性发炎期间,颜面神经剩余功能虽然尚有50%,但未能及时就诊,导致神经功能持续恶化。尽管后续接受了药物治疗和电疗复健,仍然出现了明显的脸歪嘴斜。
电疗贴片复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肌肉恢复功能。对于颜面神经剩余功能大于30%的患者,预后通常良好,通过1~2个月的治疗,功能恢复正常机率很高,未来的颜面神经功能有望恢复到70~80%,表情外观几乎与一般人无异。
对于颜面神经剩余功能小于30%的患者,情况较为严峻,容易发生脸歪、嘴斜等后遗症。建议接受电疗贴片复健,频率通常为每两天一次,每次约20~30分钟,持续半年至1年的时间,以最大限度地恢复颜面神经功能。
陈医师还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通过均衡饮食、饭前洗手、多喝水、维持正常生活作息、养成运动习惯、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和预防糖尿病、尿毒症等方法,我们可以提升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的机会,从而有效预防颜面神经麻痹的发生。
生活中的细节关乎我们的健康,颜面神经麻痹并非遥不可及的疾病。通过了解并实践这些预防和治疗建议,我们可以换季之际守护好自己的容颜,远离颜面神经麻痹的困扰。
【出处:常春月刊 413期】由网友『敷衍、那激情』至本站,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如有疑问或侵权,请与站长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