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孩子生长迟缓?请看这份指南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如生长迟缓,困扰着许多家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旨在通过食养改善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降低生长迟缓率,并培养他们健康的饮食习惯,充分发挥生长潜力。

指南强调,生长迟缓是由于膳食中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摄入不足导致的长期性营养不良。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4.8%,6至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为1.7%,且农村地区的生长迟缓率约为城市的2至3倍。

生长迟缓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腹泻、肺炎等疾病风险增加,甚至可能影响成年后的身高及增加慢性病发病风险。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仍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针对生长迟缓的儿童青少年,指南给出了全面的食养原则和建议,包括食物选择、食养方例子、食药物质推荐以及针对不同地区和季节的食谱示例。在食物选择方面,应保证膳食全面、均衡、多样,每餐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大豆等食物中的3类及以上。每天食物种类应达到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并重视选择高营养素密度食物。

指南还强调了挑食、偏食对儿童青少年生长的影响,因此日常配餐过程中要注重同类食物互换,丰富食物品种。针对儿童青少年的不同证型,可以选择“药食同源”的食养方,如麦芽、山楂、莲子、芡实、山药等。在食养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理念,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进行个性化的食养。

除了食养,指南还强调要因注意保持适宜的身体活动、关注睡眠和心理健康。适宜的身体活动能增强食欲、改善消化功能,并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促进成长,从多方面着手——针对生长迟缓儿童青少年的全方位指南

对于生长迟缓的儿童和青少年,除了接受必要的医疗治疗外,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生活方式调整来促进生长发育。为此,指南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身体活动是关键。推荐生长迟缓的儿童青少年进行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现代运动方式,同时结合传统的健身方法,如八段锦、五禽戏、武术等,以全面提升身体素质,促进生长发育。

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重要的保障。俗话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消化功能不良会影响睡眠,进而影响到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身材矮小。指南强调要让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所需的睡眠时间不同,例如2至5岁儿童每天需要10至13小时的睡眠,其中包括1至2小时的午睡时间;而6至12岁的儿童则需要9至12小时的睡眠,13至17岁的青少年则需要8至10小时的睡眠。

情绪和行为管理同样重要。指南建议要重视儿童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关注情绪性少食、限制性进食等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以合理膳食为基础,结合心理疏导、沟通交流等心理和情绪干预措施,改善儿童青少年的生长迟缓问题。

为了及时发现孩子的生长迟缓问题,指南指出应定期监测儿童青少年的体格发育情况。建议根据儿童青少年的性别、年龄和营养状况,至少动态纵向追踪观察6个月以上(最好为12个月以上)。根据生长速率或生长曲线的偏离情况来评估其生长状况,并及时调整指导方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份指南主要面向基层卫生工作者、儿童青少年的家长和校医等,为他们提供食养指导,以预防和改善生长迟缓问题。但这份指南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对于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儿童青少年,必要时应在医师或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营养素补充剂。对于长期生长发育不理想、改善效果不明显或因病导致的生长迟缓,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希望这份指南能够帮助生长迟缓的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更好地了解问题、调整生活方式,促进健康成长。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