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养生篇

冬至,这是一个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到来的重要节气,也是一个饱含历史底蕴的节日。冬至的起源与历法紧密相连,古人通过观察天象,发现此时是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时候。这一特殊时期,阴气盛极而开始衰退,阳气则开始萌芽。这一现象,从阴阳学的观点出发,得到了生动的阐述。天文学的角度也解释了冬至这一天昼夜长短变化的科学依据。

在我国,冬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汉代,这一天就被定为公定节日,文武百官都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而在我国台湾,更是把冬至看得如同过年一样重要。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会制作汤圆,这些汤圆分红白两色,寓意着金丸和银丸。按照老一辈人的说法,如果在冬至不吃这两种汤圆,就会影响到一岁时的身体健康。可见,冬至在人们心中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随着冬至的到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从冬至起“数九”的习俗,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这期间,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不同节气的季节变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特别是在三九期间,天气最为寒冷,地面积蓄的热量也最少,因此也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在我国长江流域,虽然天气寒冷,但腊梅依然争艳绽放,形成一道迷人的景观。

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气,我想特别关注中老年朋友的养生问题。尤其是中年人,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重任,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如果不注意保养自己,必然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灵枢·天年》篇对中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进行了深入简出的概括,同时也指出了人到中年是生命的重要转折点。虽然这是一个转折点,但并不意味着衰老和疾病是必然的。《景岳全书·中兴论》告诉我们,只要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调理得当,就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延缓衰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精神摄养:谦和辞让,知足不殆

保持处世豁达宽宏、谦让和善的心态,以知足无嗜欲的生活态度,实现人老心不老的境界。热爱生活的您,应该保持自信,勤于用脑。宋代医家陈直的诗句告诫我们,只有进行自身心理保健,才能避免情志疾病的发生。在您的长寿之路上,谦和与知足将成为您心灵的护航者。

二、饮食调养:审慎调食,营养平衡

多样化的饮食是老年人的最佳选择。合理搭配谷、果、肉、蔬,适当选用高钙食品。保持清淡的口味,避免浓浊、肥腻和过咸的食物。现代营养学提倡老年人的饮食应遵循“三多三少”原则,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针对老年人阳气日衰的特点,建议食用温热之品以保护脾肾。熟软的食物也更容易咀嚼和消化。少量多餐是保障营养不伤脾胃的明智之举。

三、顺时奉养:顺应自然,延年益寿

提醒老年人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依据自然规律来安排生活。顺应自然节奏,懂得“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只有这样,才能老当益壮,益寿延年。

四、起居护养: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老年之人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适度的劳逸可以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遵循这些原则,您的生活将更为和谐健康。

五、药物相助:固本培元,益气强身

除了日常调养,药物养生也是重要的手段。以固护脾肾为重点,遵循多补少泻、药宜平和、药量宜小的原则。分类论补,调整阴阳;掌握时令,观察规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汤剂;药食并举,因势利导。特别推荐羊肉炖白萝卜、炒双菇和麻油拌菠菜等菜肴,它们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益气补虚、补益肠胃的功效。

还有一些饮食禁忌需要注意,如吃萝卜时不宜与人参、西洋参、首乌同服,羊肉禁与南瓜同食等。

“补冬”常用的药膳处方如八珍、四味、单方等,可以将备好的中药装入纱布袋,与家禽、猪脚等食材一同炖煮,让肉中的软骨松软易爵,充分吸收汤中的有效成分,品尝醇香诱人的药膳煲汤。在寒冷的冬季,这些药膳将成为您补充能量的最佳选择。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