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感冒的频发季节,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交替出现,而暑湿感冒则更多地在夏季困扰人们。风寒感冒多因生活节奏紊乱、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导致肌体抗病能力下降并受寒所致。风热型感冒则常常是因为辛辣油腻食物的过量摄入,导致内热聚集,一旦遭遇淋雨或着凉,便容易引发。暑湿型感冒通常是因为人们怕热贪凉,在户外睡觉、空调环境下工作,或是过多食用寒凉食物和生冷瓜果后感受暑湿所致。
在饮食方面,对于风寒感冒患者,建议多摄入温热性或平性的食物,如姜、红枣等,以驱寒保暖。而对于风热型感冒者,则应选择寒凉的食物,如绿豆、菊花等,以清热解毒。
值得一提的是,炖肉时加入黄芪这一古老的中药材,不仅能提升食物的滋味,还能起到防感冒的效果。黄芪被誉为益气固表的能手,擅长补气且“补而不腻”。适当服用能温补气血、健脾升阳,增强人体抵抗力。尤其对于体质虚弱、畏寒怕冷的人群来说,黄芪更是一味理想的滋补品。与各种肉类搭配,如黄芪瘦肉汤、黄芪炖牛肉、黄芪炖鸡汤等,都能起到暖中祛寒、提高抗寒能力的作用。根据个人需求,还可加入红枣、枸杞、茯苓等增强功效。
炖肉时的黄芪用量不宜过多,20克左右即可。做法多样,可直接与焯好的肉一起炖,或用黄芪先煎水再和肉同炖。无论哪种做法,都要注意汤汁不要太浓,酱油等调料要适量。每周1-3次,吃肉喝汤效果更佳。但需注意,有明显阴虚、郁热证症状的人不适合食用。
除了上述的黄芪炖肉,还有许多奇特的疗方值得一试。比如喝鸡汤,美国的两家临床医疗中心报道,鸡汤能显著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发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有奇效。食用萝卜也是预防和治疗感冒的良方。将甜脆多汁的萝卜与生姜一同压榨成汁,加入白糖或蜂蜜后冲入开水饮用,每日三次,连服两天,可清热解毒、祛寒防感冒。糖姜茶合饮也是防治感冒的好方法,将红糖、生姜、红茶煮汤饮用,每日1-2次,不仅能暖身去寒,还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实验证明少吃含钠的食盐可提高口腔及咽喉部粘膜上皮细胞的免疫力,对抗感冒病毒。适量减少食盐的摄入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感冒的方法。防治感冒,除了日常的生活护理,饮食调理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感冒的食疗方法,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并实践它们。
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对防治感冒大有裨益。蜂蜜中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冲服,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感冒及其他病毒性疾病。
酵母中含有一种能有效防止感冒病毒在人体内繁殖扩散的成分。虽然它对流行性感冒无效,但对于普通感冒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生吃大葱时,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豆腐等凉拌食用,不仅美味可口,还能有效预防感冒。
接下来,介绍一些食疗方法:
一、薏米扁豆粥
将薏米和扁豆各半碗煮成粥,每天早晚餐各喝一碗。薏米扁豆强健脾胃去湿,促进肠胃吸收,增强体力以抵抗感冒病毒。
二、红薯姜汤
将地瓜削皮切块,生姜切片加水煮熟后,加适量红糖。每天早晚饭后喝一杯,地瓜补充营养,生姜驱寒,适用于风寒感冒。
三、热梅茶
用腌渍的苏梅或红盐梅冲热开水搅拌后饮用。梅子内含的苹果酸、琥珀酸等具有抗菌作用,对感冒有一定效果。
四、薄荷茶
取新鲜薄荷叶冲热开水饮用。适合口干、咽喉痛、痰少或痰黄黑的感冒患者。
五、热咸柠檬茶
制作时将新鲜柠檬薄片放少量盐用热水冲泡,稍凉即饮。此茶能顺气化痰。这一系列的食疗方法既简单又实用,读者不妨尝试一下。感冒时多喝水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恢复健康。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同样重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多摄取新鲜蔬果、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适度运动都能增强身体抵抗力,有效预防感冒。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