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养生篇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四月二十日前后,斗指癸,太阳黄经达到15度时,我们迎来了谷雨节气。谷雨寓意着“雨水生百谷”,标志着初插的秧苗和新种的作物得到了滋润,五谷得以蓬勃生长。在这一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稳定在12度以上,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随着谷雨的到来,春茶的采摘也进入了高峰期。在长江以南的丘陵和高山地区,茶农们忙碌地采摘着茶叶,制茶的家庭里弥漫着浓郁的茶香。池塘里的浮萍开始生长,桑树也长出了翠绿的新叶,养蚕的人家进入了繁忙的季节。谷雨后的生产逐渐进入繁忙期,人们需要抓住时机,精耕细作,注意天气变化,抢种抢栽,以确保秋后的丰收。

随着谷雨节气的深入,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我们在养生调摄中需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迁。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界的变化必然会对我们的内环境产生影响。保持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平衡协调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在谷雨时节,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养,以适应其气候特点。

谷雨之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面对这些病症,朋友们不必过分紧张。根据不同的病因,可以进行对症治疗。

对于肋间神经痛,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中医认为,肝位于胁部,其脉分布于两胁,因此肝脏受病往往会出现胁痛的症状。在治疗上,离不开疏肝行气、活血通络的原则。

坐骨神经痛则表现为臀部、大腿后侧、小腿踝关节后外侧的疼痛。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四种类型。治疗上需辨证施治,以疏通经络气血的闭滞,祛风、散寒、化湿,使营卫调和而痹病得解。

三叉神经痛则是面部特定部位的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其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后,女性患者较多。该病的病因涉及感受风寒之邪、肝气郁结、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治疗时需究其病因、辩其病症,采用疏通气血、泻肝胃之火、滋阴降火等方法。针刺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谷雨节气的气温虽以晴暖为主,但早晚仍有时冷时热之时。人们应加倍呵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发生。

在谷雨节气的膳食调养方面,应体现天人相应、食药一体的营养观。尤其对于患有上述病症的人,在选择食疗时不可错用食谱。比如参蒸鳝段这款药膳,它的配料包括鳝鱼、党参、当归等,具有温补气血、强健筋骨、活血通络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湿痹引发的腰膝酸痛。

菊花鳝鱼

鳝鱼两条,鲜活的生命力在水中游走,今天我们要将其烹饪成一道美味佳肴。先宰杀、剖腹去内脏,去骨去皮,切成适当大小的片块。每一片都精心斜批,保持其形态美观。再佐以白糖、番茄酱、干淀粉等,经过黄酒、盐、葱、姜的浸渍,更添风味。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色,香气四溢。淋上特制的芡汁,浇上麻油,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菊花鳝鱼便完成了。

这道菜的功效十分丰富,能够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对于身体虚弱、风寒湿痹、痔疮的患者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佳肴。

三色汤

黄豆芽,生姜,红大椒,这些简单的食材,经过巧妙的烹饪,变成了一道美味的三色汤。先将黄豆芽煸炒,加入白醋炒至八分熟,香气扑鼻。再烧锅放入鸡汤,生姜丝,将红大椒煮滚。将黄豆芽和盐加入,用湿淀粉勾芡,最后淋上麻油,出锅即可。

这道三色汤不仅美味可口,还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对于筋骨拘挛,腰膝疼痛者尤为适宜。

记住,享用美食的也要注意食物与身体的匹配。风寒湿痹之人应避免生冷性凉的食物,如柿子、柿饼、西瓜等。而热痹患者则要远离温热助火之品,如胡椒、肉桂等。美食与健康的平衡,才是我们追求的真谛。在品尝这些美味的也要享受它们带给我们的健康与活力。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