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对于肝病与肝癌存在诸多误解和迷思。特别是令人震惊的是,父亲罹患肝癌的死亡率是母亲的超过两倍。近期,国民健康署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大部分民众误认为酗酒和熬夜是肝病的主要诱因,但这并非事实。同样,人们也误以为只要接种疫苗就能预防病毒型肝炎,没有B、C型肝炎就不会得肝癌,这些都是误解。
据国健署统计资料显示,B型肝炎引发的肝癌占70%,C型肝炎引发的占20%,因此B型肝炎和C型肝炎才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子。台湾流行病学学会理事长沈志阳表示,肝病因其无声无息的特性,常常被人们忽视。尤其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的“肝病三部曲”,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前者以A、B、C、D及E型五种肝炎为主,后者则包括“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针对这些常见的肝病迷思,包括台湾流行病学学会、台湾肝癌医学会、台湾肝脏研究学会等机构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迷思一:空气污染、熬夜被认为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事实上,熬夜与肝癌并没有直接关系。迷思二:很多人认为只要接种疫苗就能预防病毒型肝炎的发生,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虽然A型和B型肝炎有疫苗可以接种,但C型肝炎没有疫苗,且易转为慢性肝炎,因此需要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并做好预防。
针对其他迷思也有相应的解答。例如,即使接种过B型肝炎疫苗,仍需注意肝健康;C型肝炎并非不治之症,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脸色发黄并不一定代表肝有问题,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即使没有B、C型肝炎,仍有可能因其他非病毒性肝炎因素导致肝癌。
肝病和肝癌的防控需要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不能仅停留在表面或误区之中。只有正确认识肝病的诱因、症状、治疗与预防,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尤其需要重视的是,非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癌逐渐成为主要课题,例如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等,这也需要我们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和防控工作。肝炎常见迷思:你真的了解脂肪肝吗?
一项惊人的调查显示,喝酒的人口中,高达80%至90%的人容易遭遇脂肪肝的困扰,长期饮酒过量更可能引发酒精性肝炎。盲目听信偏方、随意服用未经医师处方的成药也容易导致药物性肝炎。即使你没有B、C型肝炎,仍有可能罹患肝癌,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事实。
肥胖确实是造成脂肪肝的一大主因,但并非唯一因素。过度饮酒、糖尿病及高血脂同样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你身材苗条,运动量不足也可能让你陷入脂肪肝的困境。
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有胖人才会有脂肪肝,瘦人则可以幸免。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无论是胖是瘦,都有可能因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而患上脂肪肝。
另一方面,关于“吃肝补肝”的说法,也是误导了许多人。现代人并不需要靠吃肝来补充营养。相反,因为猪、牛、羊等动物可能摄入过多的抗生素、荷尔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累积在肾脏,过量食用反而有害健康。
肝是我们消化系统中最大的器官,大多数新陈代谢工作都依赖它来完成。国人的饮食作息习惯常常不规律,喜欢吃油腻食物、抽烟、喝酒,长期处于忙碌的生活状态,这些都会让肝脏承受过大的压力,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肝病的发生。
那么,如何保护我们的肝脏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均衡饮食:多摄取天然、新鲜食物以及蔬菜水果,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保肝食物,如葡萄柚、蒜头、花椰菜、小白菜、苦瓜等。
二、适当运动:通过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脂肪堆积,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三、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有肝病家族史的更要每年定期检查。
四、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饮用生水,不与他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以降低感染风险。
《肝炎常见8大迷思 一次全破解!》由网友『骨血里的冷冽』至本站。请读者自行判断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及时与站长联系处理。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