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中青年正成为寒冷病高发人群 医院患者越来越多

随着立冬的脚步渐近,大连这座城市的寒意愈发浓厚。尽管距离冬季正式来临尚有四日之遥,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已让市民们提前感受到冬天的威严。此刻,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即将来临的采暖期,电暖气、暖手宝、热水袋、热脚垫等各式取暖设备纷纷涌入市民的生活之中。市民们对外力取暖的过度依赖却引起了中医专家们的警觉。

在商场的采暖设备区域,沃尔玛超市奥林匹克店的工作人员石女士透露,上周日采暖器的销售量激增,是平时的十倍以上。与此热水袋、电热垫等产品也成为超市的热门商品。医院里因寒冷引发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并未减少。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脑外科主任邓东风表示,最近因寒冷导致脑梗、脑血管疾病复发的患者数量是平时的数倍之多,更令人担忧的是,中青年人正成为高发人群,这其中不乏缺乏锻炼的因素。

在寒冷面前,人体的抗寒能力显得尤为关键。邓东风借农作物和水果的例子告诉我们,经历寒冷的锻炼和霜打的果实更加甜美一样,人也需要通过锻炼来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他认为,人体内的体温调节系统只有在气温变化的刺激下才能逐渐增强温度调节能力,为抵御寒冷打下基础。过度依赖外部取暖,就是在主动制造恒温环境,这会使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下降。

与此中医的理念也强调了正气内存的重要性。大连市中医院副院长石志超提到,“正气内存、邪不干正”,只有主动提升体内正气,才能真正抵御外部寒冷。他强调,人的耐寒能力是可以逐渐提高的,除了年老体弱以及患有慢性病的人外,其他人都应积极进行日常锻炼以提高抗寒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机体的冷适应能力呢?对于体质较好的市民,可以进行逐步冷适应训练。不用过度依赖采暖设备,适当感受寒冷刺激,让身体逐渐适应。积极参加户外锻炼,让身体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从而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据测定,经常在冬季有意识地进行锻炼的人,抗寒能力要比一般人高出许多。在耐寒锻炼中,一定要把握适度和渐进两个原则。强冷空气入侵、气温骤降时,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适当增添衣物,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有基础病以及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通过科学的锻炼方式来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迎接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天。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