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需要系统化、个性化的教案设计。以下是基于研究和实践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教案设计要点:
一、教案设计基本原则
1. 早干预原则: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建议2-3岁就可以开始介入治疗
2. 家庭参与原则: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成为治疗的合作者或参与者
3. 非药物为主原则:以培训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两者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4. 个体化原则:根据患儿病情因人而异进行治疗,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5. 结构化系统化:治疗方案应结构化系统化,根据治疗反应随时调整
二、核心教学目标设计
自闭症康复教案应围绕以下核心能力展开训练:
1. 社交能力训练
学会与人打招呼、询问对方姓名等基本社交技能
改善基础社交能力,能在对话中回答简单问题
提高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规范,减少不良行为
2. 语言沟通训练
发声训练:发出清楚的重复音及使用简单感叹句
词句训练:使用简单动词表达需要,回答是/否问题
表达训练:用三个词以上的简单句子描述图片内容
对话训练:回答"谁"、"什么"、"在哪里"等问题
3. 认知能力训练
提高分析思考能力,理解更细微或抽象的事物
建立数的概念,理解物件的对应关系
能从两件物件中说出所选择一件的名称
4. 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基本活动的能力
训练洗手、穿衣、整理床铺等日常技能
三、教学活动设计方法
1. 分段回合教学法(DTT)
由指令-响应-强化三部分组成
指令要明确一致,清晰简单
语调略高于平常,声音略微大一点以吸引注意
及时给予强化物(奖励)
2. 行为技能训练
分析能力,设定具体可操作的目标
分解任务为简单步骤,逐步训练
每完成一个步骤给予适当奖励
使用半肢体辅助:站在斜后方发指令,轻托胳膊引导
3. 游戏化教学
积木仿搭游戏:锻炼视觉模仿能力、专注力和记忆力
平衡板运球:加强身体平衡控制能力和手脚协调
通过玩洋娃娃模仿一系列简单动作
四、教案实施要点
1. 教学环境设计
根据自闭症儿童视线范围(较低位置)设计空间结构
加强空间形态、家具摆放的动态化、可持续化设计
教室布置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教学流程安排
课前准备教具:卡片、玩具、情绪卡片、画纸等
课堂导入:简单互动(握手、微笑),介绍课程内容
分模块训练:社交、语言、认知、生活技能等
课堂小结:总结内容,鼓励日常运用
3. 辅助技术应用
使用手势和动作示范帮助理解游戏规则
将儿童的话转变成疑问句,再询问其意思
视觉提示:出示卡片、图片等视觉辅助材料
触觉辅助:通过积木给予位置提示
五、评估与调整
1. 定期评估机制
观察儿童课堂参与程度和能力提高情况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家庭中的表现
定期进行评估,根据结果调整教学方案
2. 个性化调整策略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针对儿童特点采用多种训练方法
解儿童的现有能力和需求变化
3. 长期跟踪
坚持治疗,持之以恒,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注意患儿的饮食、营养等躯体情况
预防其他疾病如贫血等的发生
六、成功案例参考
案例:小明,8岁
问题:经常独自玩耍,社交能力弱
干预措施: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采用多种训练方法提高社交场合中的规范
定期评估康复效果
效果:社交能力逐步提高,不良行为减少
通过系统科学的教案设计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大多数自闭症儿童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关键在于早期干预、个体化方案和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