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NET 自闭症net教学

自然情景教学(NET)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自闭症儿童干预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强调在日常生活自然环境中教授实用技能,与传统的结构化教学方法形成互补。以下将从NET的核心概念、实施方法、应用案例及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自然情景教学(NET)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自然情景教学(NET)建立在应用行为分析(ABA)理论基础上,旨在不同的自然环境里(比如家里、学校、户外)训练孩子当下实用的技能。与传统的DTT(回合试验教学)不同,NET更注重在日常生活及社会互动的情境中,运用制约教学策略,教导儿童各项技能。自然的情境主要指孩子的游戏活动时间、日常生活情境等,例如在用餐时间教导儿童使用筷子,或在游戏时间学习轮流和分享。

NET的核心原则包括:以儿童的兴趣为导向,利用自然发生的机会进行教学;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的技能培养;教学场景多样化,促进技能的泛化;使用自然的社会性强化而非物质奖励。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已经具备一些基本认知技能和集体常规技能的自闭症儿童,能够帮助他们将已获得的技能应用到更广泛的情境中。

NET与DTT的对比及结合应用

自然情景教学(NET)与回合试验教学(DTT)是康复师普遍使用的两种干预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DTT具有高度结构化的一对一教学环境,使用任务分解并一步一步进行教授,由大人主导,依赖于提示、示范和积极强化等策略。相比之下,NET的结构化程度较低,更注重自然互动和功能性技能的培养。

在实际应用中,两种方法往往需要结合使用。当孩子刚开始学习某项技能时,可能需要在DTT的结构化环境中进行密集训练;一旦掌握了基本能力,就可以通过NET在自然情境中进行泛化和巩固。例如,孩子可以先在DTT环境中学习如何请求物品,然后在NET情境中(如家庭用餐时间或游戏时间)练习这一技能。

NET在集体课中的应用策略

当自闭症儿童具备了一些基本技能后,集体课成为NET应用的重要场景。在集体课中,NET的实施需要特别设计,因为集体课的结构化程度较低,教学密集度也较低,强化形式多为社会性强化。关键在于使课程本身就能为孩子带来强化,通过形式多样化的自然情景教学活动维持孩子的学习动机。

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将NET融入信息游戏课程,老师一边教学一边提问,学生回答问题获得游戏币奖励,形成"听课-回答问题-得游戏币-换游戏得奖励"的良性循环。随着学生适应这一流程,可以逐渐延长兑换间隔,不知不觉中延长注意力集中时间。同样,在唱游律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完成度给予娱乐币奖励,用于兑换点歌或游戏机会,将兴趣与学习自然结合。

家庭环境中的NET实施方法

家庭是NET实施的重要场所,家长可以通过日常活动自然地融入干预目标。例如在吃饭时教餐具使用,洗澡时认识身体部位,将生活场景转化为康复课堂。关键是要把握教育时机,记录行为日记分析问题行为的前因后果,并营造全家统一的支持环境。

社交技能的培养是家庭NET的重点。可以通过"吹泡泡魔法"等游戏唤醒孩子的社交注意:当孩子看泡泡时突然把泡泡棒移到家长眼前,当孩子目光转向家长脸时立刻吹泡泡并欢呼,反复练习目光切换。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寻宝大作战":当着孩子面把糖果藏手心,摊开双手问在哪只手,找到后击掌庆祝,建立观察他人行为的习惯。

NET干预的阶段性目标设置

NET干预需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设置适宜的目标。早期(4岁前)应密集提升基础技能,如目光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中期目标可侧重融入集体环境,学习轮流、等待等社交规则;后期则着重培养更复杂的社交互动和自理能力。

在注意力训练方面,NET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从指认命名物品开始,然后过渡到双手同时指认,再到去掉命名直接说"指一样的",最后进行连线练习并逐渐增加难度。随着能力提升,可以去掉视觉提示(如格子框),让儿童完全依靠观察来完成匹配任务。

NET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成功实施NET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增强物,利用这些自然强化物维持学习动机;要树立清晰的规则,帮助孩子增强自制力,逐步延长注意力集中时间;第三,保持活动的趣味性和新鲜感,避免刻板重复导致兴趣丧失。

情绪行为管理也是NET的重要组成。当自闭症儿童出现情绪爆发时,应保持冷静,用简单清晰的语言交流,等孩子平静后再继续活动。例如可以说:"如果你哭的话,我不会回答你这个问题,能不能安静跟我说话?冷静下来我们就可以聊天"。

自然情景教学(NET)为自闭症干预提供了自然、灵活且功能性的方法,特别适合在集体环境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应用。与DTT等结构化方法相结合,NET能够有效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沟通、行为管理和生活技能发展。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儿童个体特点、发展阶段和环境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同时注重趣味性、功能性和泛化性,才能真正发挥这种方法的优势,帮助自闭症儿童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