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遍性与个体差异
多数自闭症儿童能够使用手机,但具体表现因病情严重程度而异。轻度患儿可能熟练操作,而重度患儿可能仅对特定功能(如重复)感兴趣。部分孩子可能因大脑损伤程度较重而完全不会使用电子设备。
2. 使用特点与功能
感官刺激:手机的数字、图像和声音能提供自闭症儿童偏好的重复性、可预测性感官反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学习工具:通过适当引导,手机可延伸认知能力,例如利用教育类APP学习新知识。
社交替代:对于存在社交障碍的孩子,手机可能成为与外界互动的替代方式。
3. 潜在风险与建议
依赖性问题:自闭症儿童可能因环境限制、社交焦虑或情绪调节困难而过度依赖手机,需家长控制使用时间(如每次15-20分钟)并引入多样化活动。
社交能力影响:长期沉迷可能加重孤独感,建议结合游戏干预(如小组互动、角色扮演)促进现实社交能力。
内容选择:避免单一重复性活动,优先选择能拓展认知的应用程序。
4. 家长引导策略
逐步建立使用规则,如固定时间段、设定闹钟提醒结束时间。
陪伴使用,通过共同玩游戏或观看内容增强互动性。
- 定期评估孩子行为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