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儿童自闭是怎么样的 儿童自闭怎么办

儿童自闭症的主要表现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心理行为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以及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三大核心症状。

社交障碍方面:患儿往往缺乏目光对视,不喜欢被拥抱,叫名字无反应,不依恋抚养人,不会寻求安慰。在幼儿园表现为不合群,独自玩耍,不参与集体活动,缺乏共同注意能力(如不会跟随他人手指方向看东西)。

语言交流障碍:包括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有些孩子2-3岁仍不会说话,或曾经会说的词语又消失。常表现为自言自语、鹦鹉学舌式语言(重复他人话语)、无法理解非语言交流(如点头摇头)。

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患儿可能对特定物品异常依赖(如必须抱着某条毯子),坚持走固定路线,反复开关电灯,长时间转圈或排列物品。对普通玩具不感兴趣,却可能痴迷于广告、天气预报或旋转物体。

自闭症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自闭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专业评估量表。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儿童保健科或神经科就诊,通过专业评估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是"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需要家庭、医生和专业机构三方配合,制定个体化方案。核心是通过系统训练改善社交、语言和行为问题。早期干预(3岁前)效果最佳,但任何年龄开始干预都有帮助。

专业机构训练方法

专业康复机构常用的科学训练方法包括:

1. 应用行为分析(ABA):通过任务分解、强化训练逐步建立目标行为。如将"穿袜子"分解为4个步骤,每完成一步给予奖励。

2. 地板时光疗法:跟随孩子兴趣互动,每天至少30分钟,激发主动交流欲望。

3. 图片交换系统(PECS):用图片替代语言表达需求,如用"零食图片"换取食物。

4. 社交故事法:通过定制情景漫画,教孩子识别情绪和理解社交规则。

5. 感觉统合训练:通过秋千、触觉板等器材调节感知觉异常,提升注意力。

家庭干预实用方法

由于专业机构资源有限,家庭干预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机会

  • 故意将孩子喜欢的食物放在看得见拿不到的地方,鼓励其通过沟通获取
  • 端饭时停在半途,等孩子主动来接,创造眼神接触机会
  • 分享食物时设计"你一口我一口"的互动游戏
  • 语言训练技巧

  • 气息训练:吹气球、纸条,每天短时多次练习
  • 舌部练习:用葡萄干粘嘴唇四周,让孩子用舌尖触碰
  • 唇部练习:撅嘴发出"嘟嘟"声,每次10分钟
  • 社交游戏建议

  • 初级阶段:躲猫猫、举高高、挠痒痒等身体互动游戏
  • 中级阶段:轮流搭积木、合作拼图等简单规则游戏
  • 高级阶段:角色扮演、竞技类等复杂社交游戏
  • 家长注意事项

    1. 保持耐心与积极态度:自闭症是终身发展障碍,需要长期支持。避免打骂体罚,多鼓励孩子的微小进步。

    2. 创造结构化环境:建立固定的日常生活流程,减少不可预测性带来的焦虑。

    3. 避免过度保护:适当让孩子体验挫折(如游戏失败),学习应对负面情绪。

    4. 重视自我照顾:家长也需要休息和放松,保持心理平衡才能更好帮助孩子。

    5. 寻求社会支持:加入家长互助团体,分享经验并获得情感支持。

    记住,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是独特的,干预方法需要个性化。早期识别、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相结合,能最大程度帮助孩子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