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是咽喉部位的常见病症,治疗的核心在于控制感染。这种感染主要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特别是化脓性扁桃体炎,因此必须使用抗生素进行抵抗。当扁桃体因炎症而肥大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尤其在夜间睡眠时,舌头松弛,引发雷鸣般的打鼾。长期的慢性缺氧对孩子来说可不是好事,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智力发展。
当扁桃体出现急性炎症时,使用青霉素等抗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抗生素或抗炎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再配合适当的休息和营养补充,一般约一周左右就能恢复正常。如果炎症反复发作,就会转化为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虽然不那么明显,但依旧令人不适,如咽痛、咽干、咽不适、口臭等。扁桃体通常因为炎症而显得肥大,但也有少数扁桃体萎缩的情况,但慢性炎症依旧存在,并可能伴随慢性咽炎。检查时可见扁桃体表面布满深红色血液、疤痕、粘连、不平,腭弓也有慢性充血,颌下淋巴结也可能肿大。
对于慢性扁桃体炎,依然可以使用抗菌抗炎药物进行治疗。若炎症反复急性发作,就需要手术切除,但5岁以下的儿童一般不适合手术治疗,多采用保守治疗,因为扁桃体仍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在治疗扁桃体炎的过程中,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都至关重要。
全身治疗方面,由于本病多由链球菌感染引起,青霉素是抗生素的首选,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对于高烧、头痛和全身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治疗3日后,若病情未见好转,应考虑是否存在病毒或其他细菌感染,并考虑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局部治疗主要针对儿童患者。当儿童患扁桃体炎时,除了扁桃体本身的炎症表现外,全身感染症状也较为明显。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烧(39-40℃)、寒战、全身乏力、头痛、全身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扁桃体出现脓液是诊断的有力依据,因为这些症状与其他感冒并无太大区别。局部治疗在整体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