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中国供水现状(供水形势新变化)

近日,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林场主孙国友跪地求水的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于水资源争夺的担忧,更让人们对孙国友长达二十年的沙漠植树行为及其背后的经济利益和环保理念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孙国友,一位来自四川的普通人,却在宁夏的一片沙漠边缘坚守了二十年,投入超过千万资金植树治沙。他的故事被多家媒体报道,被誉为“治沙英雄”。近日的事件转折让人们看到了这场环保行动背后的复杂性和争议性。

神华宁煤集团(现为国能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进驻,打破了林场的宁静。矿场的开采导致地表水沉降严重,使得原本丰富的水源流失。孙国友的女儿孙悦表示,矿场建成后的十多年里,栽下去的树苗成活率只有可怜的10%-20%。尽管他们尝试自己打井寻找水源,但效果甚微,只能寄希望于矿场解决问题。

矿场与林场之间的水资源争夺并非简单的黑白分明。孙国友的名下共有六家公司,涉及多个行业,其中防沙治沙业务的宁夏狼马生态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已处于吊销状态。这让一些网友质疑,孙国友的林场究竟是为了治沙还是为了用水?是否存在着通过治沙获取经济利益的可能?

乔木类树木是否适合在沙漠地区种植,也是网友们一直讨论的问题。灵武市地处黄河东岸、毛乌素沙漠西缘,常年干旱少雨,水资源极为紧缺。而孙国友近期栽种的丝棉木,虽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但在这里是否适合种植却引发了争议。当地村民表示,乔木根系发达,一旦成活会吸附周边的大量水分,可能导致周边植被死亡,加剧沙化。

面对这样的争议和质疑,我们或许不能简单地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批判或者赞扬。孙国友的林场确实为这片沙漠带来了生机和绿色,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面对矿场开采等外部因素导致的环境问题,我们也需要深入思考和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来自微信公众号“美丽灵武”的报道,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员杨文斌在@中国新闻周刊 指出,关于荒漠中是否应该种植乔木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在农田防护林中,由于可以利用农田灌溉技术,种植乔木具有防护及经济作用。在真正的荒漠区,仅依靠降雨是无法让乔木存活的。种植乔木必须因地制宜。

杨文斌介绍,极端干旱区属于灌溉造林区,而干旱区、半干旱区则是雨养造林区。干旱区应以灌木为主,极小部分种植乔木林;在半干旱区,应该采取“乔灌结合”的策略。除了丝棉木,孙国友还种植了国槐等乔木,其妻子表示,这些树木主要用于防风固沙,并无经济价值。

今年1月,孙国友参加节目时透露,他在沙漠种树已经20年,期间投入巨大且没有经济收入。他承包的林子还有30年的承包期,结束后将无偿交给国家和子孙后代。有网民质疑丝绵木是耐旱的景观树种,主要用于园林设计而非真正的防沙治沙。

如何区分商品林和公益林呢?海口市林业局网站曾详细阐述,林业产品可分为两大类:商品林与公益林。商品林是市场上可交换的林业产品,如木材、茶叶等,这些产品可以带来经济利益。而公益林则提供无价的生态服务,如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这类林的服务难以排除他人受益,无法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

在“美丽灵武”公众号中搜索“治沙”,可以发现沙柳、柠条、花棒、沙边草等是当地常见的治沙植物。关于孙国友的“跪地求水”事件,一方面有网友认为他在治沙的同时实现商业利益应大力鼓励;另一方面也有网友担忧其过度使用水资源的问题。实际上,这不仅是个人纠纷,更是关于水资源的使用问题。据了解,孙国友与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双马矿存在多次交锋。早在2014年央视新闻就报道过孙国友林场水源被破坏一事。近年来双方多次因供水问题发生冲突和诉讼。封面新闻和大皖新闻等报道显示双方曾签订供水协议但执行中存在争议。针对此次事件当地水务公司负责人回应称水盐分较高无法用于浇树。各方仍在就供水问题进行协商。针对煤矿方宁愿将矿井水直接排放而不愿用于绿化灌溉的现象,孙国友表达了他的困惑与担忧。他质疑道:“这些被认为不能浇树的水,究竟能排到哪里去,是否会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这一问题,显然触及了环保与资源利用的矛盾点,值得深思。

据华龙网报道,双马一矿于2019年获得的排污许可证,由宁夏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颁发,主要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过程中的废气、废水排放。这份许可证已在2022年底过期失效。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工业排污许可制度的关注。

双马一矿的排污许可证过期,背后暴露出的是企业在环保责任与法规遵守上的不足。事实上,企查查的数据显示,双马一矿近年来因无取水许可证、非法占用土地等行为多次受到行政处罚。例如,宁夏灵武市自然资源局曾对双马一矿非法占用天然牧草地、盐碱地的行为进行了调查,并作出了严厉的行政处罚。双马一矿还曾因建矿未取得取水许可证而被罚款。

这些事件不仅揭示了企业在环保方面的疏忽,也反映了监管部门的严格执法和对于环保问题的重视。面对这样的形势,煤矿方需要审视其经营行为,更加重视环保责任,而则应当继续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对于矿井水的处理,不仅仅是一个环保问题,更是一个资源利用的问题。矿井水虽然可能含有某些特殊物质,但并不意味着它无法被合理利用。将其直接排放,无疑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相反,如果能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这些水完全可以被用于绿化灌溉等用途,从而既解决环保问题,又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随着供水形势的新变化,环保供水的潜力日益显现。我们需要在保证环保的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一滴水的价值。对于双马一矿这样的企业而言,更应当时刻牢记环保责任,积极采取措施,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