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民族复兴的深刻启示
在充满希望的2023年,由众多专家学者和时代楷模共同呈现的《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这一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这堂特殊的课堂上,我们沿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同那些深藏的历史力量与现代奇迹。
一、文化传承:追溯文明根脉
节目通过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千年积淀的文化力量。王博教授深情讲述了汤一介先生皓首穷经编纂《儒藏》的壮举,让我们感受到“典籍守护者”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考古学家高星带领我们领略三星堆青铜文明的魅力,揭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这些对文化根脉的追寻,不仅让成年人深感震撼,更让青少年深刻理解“何以中国”的历史答案。
二、科技强音:见证大国崛起
从高精尖的歼-20战机、长征五号火箭,到北斗组网、中国空间站的建立,节目用震撼的影像串联起中国科技发展的壮阔图景。尤其是航天员桂海潮的成长故事,让我们看到知识改变命运、科技托举梦想的力量。而西藏拉索观测站的科研工作者在海拔4410米的坚守,更是彰显了科技工作者“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精神。
三、榜样力量:诠释责任与担当
节目邀请的时代楷模们现身说法,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杜富国用“你退后,让我来”的壮举诠释了军人的血性;白晶莹带领妇女发展蒙古族刺绣产业,将非遗技艺转化为脱贫利器;乡村振兴带头人则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了平衡之道。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强国复兴”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每个平凡人的坚守与奉献。
四、少年责任:接续复兴使命
这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在新时代有了更深刻的注解。节目引导青少年思考:保护耕地、节约粮食、参与环保等日常小事,同样是强国建设的组成部分。结尾全体学生宣誓“强国有我”的场景,更是将个人成长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传递出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堂关于知识的课程,更是一堂关于文化传承、科技崛起、榜样力量和少年责任的精神洗礼课程。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强国复兴不仅需要尖端科技的突破,更需要每个普通人以文化自信为底色,以实干精神为笔墨,共同书写民族复兴的时代答卷。这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更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征程充满期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