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世界上首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传奇

在人类航天史上,一颗直径仅为58厘米,重量仅为83公斤的金属球体,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宇宙间熠熠生辉。它的名字,在俄语中意为“旅行伴侣”,它就是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斯普特尼克1号。

让我们一同揭开这颗人造卫星的神秘面纱,其背后隐藏的关键信息。

一、基本参数

斯普特尼克1号是一颗配备4根无线电天线的金属球体,其轨道高度变化从近地点的215公里到远地点的939公里。

二、运行与任务

每96分钟,这颗卫星便会绕地球一周,通过无线电信号发送出蜂鸣声脉冲。它在太空中实际运行了21天,最终在大气层中烧毁。

三、历史意义

斯普特尼克1号的发射,无疑是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标志,它也直接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这场竞赛,无疑又推动了全球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后续的卫星通信、探测等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名称差异说明

在中文文献中,斯普特尼克1号亦被翻译为“人造卫星一号”或“史普尼克一号”。我们也需要将它与中国的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发射)进行区分。这颗卫星的发射,无疑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里程碑之一。它的出现,如同划破夜空的一颗流星,短暂却璀璨,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它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