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位于成都和眉山交汇之处的国家级新区,总占地约1578平方公里,正逐步崛起成为成都未来城市的新中心。这里不仅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创新极核和开放门户,更是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这一区域的定位和发展愿景,凸显了其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核心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公园城市的形态将基本确立,科技创新的策源功能将得到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在国家级新区中的位置也将有所提档升级。而到2035年,这里将建成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公园城市,综合实力跻身国家级新区的前列。最终,到本世纪中叶即2050年,这片区域将成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
二、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该新区构建了“一山两片、双轴四区”的国土空间格局,“一山”指龙泉山,而“两片”则指的是城市功能与生态农业片区。“双轴”包括天府大道城市发展轴和龙泉山东侧产业轴,四大功能片区则构成了“四区”。这种布局形成了城市组团与公园片区、公园社区、公园街区的空间体系,确保生态与城市功能的完美融合。
核心功能区包括天府总部商务区、成都科学城以及华阳城市综合服务区。其中,天府总部商务区围绕天府公园布局,主要发展总部经济、会展博览等高端服务业。成都科学城则聚焦科技创新,打造西部科学城的核心区。华阳城市综合服务区则主要承担综合服务功能,推进旧城更新和人口集聚。
三、产业与创新驱动
新区的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重点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开放经济。通过引进月之暗面(KIMI)、云天励飞等企业,打造AI特色产业园,同时依托天府国际空港、铁路港等枢纽发展临空经济与外向型产业。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也被纳入国家战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学研的协同。
四、生态与公园城市建设
生态保护是该区域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筑牢“一山两楔三廊五河”的生态格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强化生态安全。通过实施“净优亮美”专项行动,整治占道经营,提升社区环境,打造蓝绿交织的公园城市风貌。在创新“公园+商业”模式方面,南湖漫项目、天府招商花园城等项目的成功实践,实现了生态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五、基础设施与城市服务
在基础设施方面,该新区构建了城市公共中心体系,其中天府新中心与老城中心、中央活力区并列为核心枢纽。在公共服务方面,推进教育、医疗等配套建设,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六、进展简述
截至2025年4月,成都科创生态岛已引进14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天府新经济产业园的入驻率也超过80%,显示出强劲的产业发展势头。人居环境整治也取得显著成效,如万安街道商业街占道问题的有效解决,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未来,该新区将继续推进产城融合、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成为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