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重阳节寓意着什么意思

重阳节,一个深深烙印在中国人心中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盛大庆祝(2025年的重阳节则是公历的10月30日)。这一节日,如同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诉说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

重阳,寓意着“敬老孝亲”。在《易经》中,“九”为阳数,“九九”相重,又被称为“重阳”。而“九九”的谐音“久久”,让这一天成为向长辈表达长寿祝福的吉日。在现代中国,重阳节更是被定为“老年节”,倡导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对长辈的深深敬意和无尽感激。

重阳,也代表着“祈福消灾”。古人认为九月阳气由盛转衰,因此有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以避邪禳灾。这一传统习俗在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重阳节还是“感恩自然”的象征。正值秋收时节,古人会祭天谢祖,感恩大自然的馈赠。赏菊、吃重阳糕(“糕”谐音“高”)等习俗,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为承载了家族观念、生命关怀等中华文化内涵的节日,重阳节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依然延续着其深厚的文化血脉。

如今,人们庆祝重阳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陪伴老人、登山秋游、组织敬老活动……这些新时代的过节方式,既延续了传统,又赋予了节日新的时代意义。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祈福消灾、感恩自然和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让我们共同欢度这个充满温情和敬意的节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