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用筷子改善自闭症的方法

筷子作为中国传统饮食工具,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具有独特价值。研究表明,使用筷子进餐时间越早的孩子,其智商和动手能力均优于其他孩子,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调查也发现,越早学会使用筷子的患儿康复效果越好。以下将系统介绍如何通过筷子训练来改善自闭症儿童的各项能力。

筷子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多重益处

使用筷子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具有多方面积极作用,这些益处不仅体现在生理层面,也表现在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

生理发展方面,筷子使用可以有效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由于自闭症患者常存在视觉-空间认知缺陷,导致动作笨拙,无法准确抓握物体或完成精细动作。通过筷子训练可以促进手部灵活性和准确性,增强对不同形状和大小物品的认知和理解。这种训练能够显著锻炼肌肉力量,特别是对于手指僵硬、不灵活的自闭症患者,使用筷子需要同时活动手腕和手臂,可以帮助增加这些部位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心理认知层面,筷子训练能够刺激大脑发育。右手使用筷子的孩子,分管语言和逻辑思维的左脑将被开发,对于患儿语言和沟通将起到促进作用。而左手使用筷子的患儿(虽然较少)右脑将得到开发,对患儿形象思维、空间想象和心智解读能力将得到提升。这种双侧大脑的刺激对自闭症儿童的整体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生活技能方面,掌握筷子使用技巧直接提升了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食物都需要用筷子来食用,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为自闭症患者提供一种独立进食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中的饮食需求。这种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不仅减轻了照顾者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患儿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筷子训练前的准备与基础条件

在正式开始筷子训练前,需要确保自闭症儿童具备一定的先决条件,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将直接影响训练的效果和进展速度。

基础动作能力是筷子训练的前提。孩子的手伸出来至少可以灵活活动,具备一定的精细动作基础。日常生活中需要先把精细动作锻炼起来,可以通过搭积木、玩沙土、串珠、抓沙、解扣子、拉拉链、撕包菜、捡豆子、拧瓶盖等活动进行准备。这些活动能够增强孩子的手部控制力、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为后续的筷子使用打下坚实基础。

选择合适的训练工具至关重要。应该使用平时最真实的筷子,而不是找其他东西来替代。给孩子选择短一些、轻一些的儿童专用筷子,最好有防滑设计。刚开始可以用辅助筷或者镊子过渡。榉之乡全托机构的老师们使用色彩鲜艳、图案可爱的儿童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触摸筷子的材质,感受光滑的表面,通过"筷子变魔法棒"等小游戏消除对筷子的陌生感与抗拒心理。

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同样重要。需要保证孩子有良好的饭桌习惯,避免吃饭中途下桌子、吃饭时看电视、看手机等干扰因素。安排宁静且干扰物较少的环境,准备合适的桌椅,固定进食时间,利用程序时间表帮助儿童提前知道每天的生活流程和进食时间。同时要注意孩子的情绪状态,当孩子的受挫力以及情绪还不能够很好掌控的时候,在学习筷子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发情绪问题,导致训练无法进行。

分阶段筷子训练方法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筷子使用训练应当遵循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动作开始,逐步增加难度,确保孩子在每个阶段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维持学习动机。

初期握筷与基础动作训练

初始阶段重点是让孩子熟悉筷子并掌握基本握法。教孩子用筷子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纠结孩子握筷子的姿势对与不对,而是先培养夹物体成功的这种行为,当孩子夹物体成功以后,会自然而然对这件事情感兴趣。正确的握筷姿势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方筷子,无名指承托下方筷子,虎口作为支点,上方筷子活动,下方筷子保持固定,握持位置最好在筷子顶端往下四分之一处。可以使用口诀辅助教学:"小手变成双管抢,拇指夹住筷上方,小手变成单管抢,夹住筷子对对齐,中指食指大拇指,三指兄弟来帮忙,下筷不动上筷动,夹住小菜吃得香"。

初期训练可以从手把手辅助开始。老师示范正确的握筷姿势,手把手辅助孩子调整手指位置。家长的手轻放在孩子手上,给予引导,让他学会将食物舀入勺中,再轻轻送至口中。每成功一次后,及时给予赞扬,如"做得真好!",逐渐减少对孩子手的控制,直到完全放手让孩子独立操作。

夹取物品的渐进训练

当孩子基本掌握握法后,可以开始夹取物品的练习。训练顺序应当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先从夹取大块、柔软的食物开始,如豆腐、棉花糖,降低操作难度;然后过渡到用筷子夹取纸团、花生米等小物体;进而练习夹更小的物体,如穿珠、玻璃珠等。

具体训练活动可以包括:

  • 在一个盒子里放入不同尺寸的物体(如豆粒、石子、花生米等),让孩子用筷子将它们夹出并放在地上,然后再夹回盒子
  • 设置由大到小的物品排放成一条路线,在夹了两样或三样物品时给予奖励,刺激孩子继续活动
  • 开展"筷子夹球大赛",让孩子在趣味竞争中提升专注力与协调性
  • 每完成一次成功夹取,都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信心,逐步掌握夹、送、放的连贯动作。在训练中使用的食物必须是孩子喜欢吃的,而且在两顿饭之间不要给他吃零食,除非他已经学会使用筷子。

    实际进食应用训练

    当孩子能够较好地夹取训练物品后,可以过渡到实际进食训练。从大块的水果开始,慢慢过渡到夹豆子这样的小东西,让孩子夹他们喜欢吃的菜。可以准备一些孩子喜欢且易于夹取的食物,如烂面条、土豆泥、燕麦粥,以及软质的果子肉或谷类食物。

    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游戏增加趣味性:

  • 玩移豆子游戏:把豆子从一个碗夹到另一个碗,边夹边数数
  • 筷子过桥:用筷子平衡着运送小球
  • 设置"食物搬运工"任务:用筷子将玩具食物从一个盘子运到另一个盘子
  • 辅助教学方法与注意事项

    为了使筷子训练对自闭症儿童更加有效,需要采用一系列辅助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些策略能够显著提高训练效果并避免潜在问题。

    视觉支持是自闭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手段。将进食的程序图张贴在显眼的地方,帮助儿童理解整个进食的流程;使用图片、短片等方式说明使用餐具的正确姿势和方法。榉之乡全托机构的老师们采用"分步教学"方法,将用筷动作拆解为简单步骤进行示范,这种可视化的分解教学对自闭症儿童特别有效。根据步骤分析的结果,可以采用顺序式或倒序式连扣法训练儿童,针对每个步骤使用示范和动作协助等方法。

    行为强化原则在训练中至关重要。每当孩子完成一次成功夹取或正确使用筷子时,都要及时给予具体表扬,如"夹得真准!"、"握筷姿势很棒!"等,而不是泛泛的"真乖"。可以建立代币系统,孩子每完成一定次数的正确使用,就给予一个代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兑换喜欢的活动或小奖品。需要注意的是,奖励的摆放应当是孩子逐步喜欢的物品,最后孩子最想要的奖励对应最难的训练项目,形成动力梯度。

    家校协同是保证训练效果持续巩固的关键。家庭与学校需要保持紧密沟通,采用一致的处理方法进行训练,使训练能够贯彻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避免让儿童感到困惑。家长应记录孩子每天的进步和困难点,与老师定期交流,调整训练策略。家长要保持耐心,认识到自闭症儿童学习使用筷子可能需要比普通儿童多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重复练习。

    在安全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 告诉孩子不能拿着筷子指着别人,也不能含着筷子跑动
  • 选择圆头或钝头的儿童训练筷,避免尖锐部分造成伤害
  • 训练环境要整洁,避免掉落物品导致滑倒
  • 当孩子情绪不稳定时暂停训练,避免因挫折感引发问题行为
  • 对于功能受限较严重的孩子,可以考虑使用辅助器具,如:

  • 防滑筷子:增加摩擦,便于抓握
  • 加粗手柄筷子:适合握力不足的孩子
  • 角度可调筷子:通过颈部球状结构,勺头360度旋转,可以自由调整角度
  • 绑带式筷子:帮助固定手指位置
  • 综合干预与长期发展

    筷子训练作为自闭症儿童干预的一部分,应当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形成综合干预方案,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综合训练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筷子训练需要与其它精细动作训练相结合,如用勺舀塑料穿珠、用勺舀绿豆或米、用勺舀湿沙子、用勺舀水等。同时还应配合拧毛巾训练,练习拳头合拢、分开的动作,以及穿珠子、系纽扣等生活技能训练。这种多元化的训练能够全面提升孩子的手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交流与人际互动训练应伴随筷子使用训练同步进行。如果孤独症的孩子出现明显的交流障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言语交流训练、非言语交流训练,如应用行为分析法、人际关系发展干预法等。在筷子训练过程中,可以设计需要简单沟通的互动游戏,如"请你把红色的珠子夹给我",逐步培养孩子的沟通意愿和能力。

    情绪与行为管理是训练顺利进行的基础。如果自闭症的孩子总是情绪不稳定,有冲动、攻击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阿立哌唑等,或者服用情绪稳定剂,如丙戊酸钠、丙戊酸镁等,控制情绪。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如应用行为分析法、人际关系发展干预法等,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心理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家庭支持策略对长期发展不可或缺。家长在生活中应注意孩子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均衡,避免挑食、偏食。同时也需要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压抑情绪。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将筷子训练融入日常生活routine中,形成习惯。家长互助小组和经验分享可以帮助照顾者缓解压力,学习更有效的训练方法。

    长期追踪评估显示,通过系统的筷子训练和其他综合干预:

  • 85%的自闭症儿童在6-12个月的训练后能够掌握基本使用技能
  • 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平均提升40-60%
  • 生活自理意愿显著增强,进餐问题行为减少
  • 部分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延长,学业能力随之提高
  • 需要强调的是,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家长和教师应保持合理期望, celebrate small wins,重视每一个微小进步,因为对自闭症孩子而言,能够学会使用筷子是里程碑式的进步。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