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独特挑战,需要特别设计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来提升他们的数字认知、社交互动和学习兴趣。以下是一套完整的课前游戏教案,结合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教案基于游戏化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学习信心。游戏情境中有趣规则的建立,更有利于自闭症儿童规则经验的习得。教案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目标:建立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准备材料:白纸、尺子、相同形状颜色的小玩具(如小熊)、水笔、骰子
步骤:
1. 在纸上写上数字并画出相应数量的方格
2. 家长/老师出示数字,让孩子摆放对应数量的小熊
3. 进阶:使用骰子,让孩子根据骰子显示的数字摆放物品
4. 社交扩展:准备两种颜色的小熊和匹配的杯子,轮流掷骰子后夹取对应数量的自己颜色小熊,先夹完者胜
教学提示:
目标:强化数字识别与匹配能力
准备材料:白纸、6个杯子、水笔
步骤:
1. 在纸上画6个小圆圈并写上1-6数字
2. 在杯子上写上相应数字
3. 让孩子将相同数字的纸片和杯子配对
变体玩法:
目标:理解序数概念(第一、第二、第三)
准备材料:起跑线标记、参赛者(家人或玩偶)
步骤:
1. 设置起跑线,安排"比赛选手"就位
2. 进行短跑比赛,观察并记录名次
3. 让孩子指出/说出谁是第一名、第二名等
4. 将比赛结果与数学题目中的序数问题联系起来
教学提示:
根据自闭症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制定规则。例如,已经具备一定等待能力的儿童可以在等待基础上加入轮流规则;具备一定言语能力的可以加入分享环节。
通过视觉(颜色、形状)、触觉(触摸物品)、听觉(数数声)和动觉(夹取、摆放)多种感官通道强化学习效果。例如使用不同颜色的教具进行颜色配对和数学认知结合的训练。
从两人互动开始,逐步增加参与者:
1. 师生一对一互动
2. 加入一个同伴
3. 小型小组活动(3-4人)
建议使用ABC行为观察表(前因-行为-后果)记录孩子的表现,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1. 厨房数学:在冰箱中寻找不同数量的物品并进行分类计数
2. 浴室实验:用有色浴球观察溶解过程,融入数量变化概念
3. 日常生活整合:在穿衣、用餐等日常活动中融入数数、分类等数学概念
4. 颜色形状寻宝:在家中寻找特定颜色或形状的物品并进行计数
通过这样系统而有趣的课前游戏设计,不仅能够提升自闭症儿童的数学认知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交互动、注意力及规则意识的发展,为正式的数学课程学习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