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自闭症数学课前游戏教案

自闭症儿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独特挑战,需要特别设计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来提升他们的数字认知、社交互动和学习兴趣。以下是一套完整的课前游戏教案,结合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教案设计理念

本教案基于游戏化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学习信心。游戏情境中有趣规则的建立,更有利于自闭症儿童规则经验的习得。教案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 从简单规则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规则
  • 结合视觉提示和多重感官体验
  • 融入社交互动元素
  • 提供即时正向反馈
  • 二、具体游戏活动设计

    1. 按数取物游戏

    目标:建立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准备材料:白纸、尺子、相同形状颜色的小玩具(如小熊)、水笔、骰子

    步骤

    1. 在纸上写上数字并画出相应数量的方格

    2. 家长/老师出示数字,让孩子摆放对应数量的小熊

    3. 进阶:使用骰子,让孩子根据骰子显示的数字摆放物品

    4. 社交扩展:准备两种颜色的小熊和匹配的杯子,轮流掷骰子后夹取对应数量的自己颜色小熊,先夹完者胜

    教学提示

  • 开始时提供视觉提示(数字与方格对应)
  • 逐渐减少提示,培养独立完成能力
  • 通过夹取动作锻炼精细运动技能
  • 2. 数字配对游戏

    目标:强化数字识别与匹配能力

    准备材料:白纸、6个杯子、水笔

    步骤

    1. 在纸上画6个小圆圈并写上1-6数字

    2. 在杯子上写上相应数字

    3. 让孩子将相同数字的纸片和杯子配对

    变体玩法

  • 增加数字范围(1-10)
  • 加入时间挑战元素
  • 将数字隐藏在教室各处,进行"数字寻宝"
  • 3. 跑步排名游戏

    目标:理解序数概念(第一、第二、第三)

    准备材料:起跑线标记、参赛者(家人或玩偶)

    步骤

    1. 设置起跑线,安排"比赛选手"就位

    2. 进行短跑比赛,观察并记录名次

    3. 让孩子指出/说出谁是第一名、第二名等

    4. 将比赛结果与数学题目中的序数问题联系起来

    教学提示

  • 使用孩子熟悉的家人或喜欢的玩偶作为选手
  • 多次重复强化序数概念
  • 将具体体验与抽象数学符号连接
  • 三、教学策略与注意事项

    1. 渐进式规则引入

    根据自闭症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制定规则。例如,已经具备一定等待能力的儿童可以在等待基础上加入轮流规则;具备一定言语能力的可以加入分享环节。

    2. 多感官参与

    通过视觉(颜色、形状)、触觉(触摸物品)、听觉(数数声)和动觉(夹取、摆放)多种感官通道强化学习效果。例如使用不同颜色的教具进行颜色配对和数学认知结合的训练。

    3. 正向行为支持

  • 立即给予具体表扬("你放了3个小熊,太棒了!")
  • 使用击掌、贴纸等即时强化物
  • 记录并展示孩子的进步
  • 4. 社交互动设计

    从两人互动开始,逐步增加参与者:

    1. 师生一对一互动

    2. 加入一个同伴

    3. 小型小组活动(3-4人)

    四、评估与调整

    1. 观察指标

  • 独立完成任务的次数
  • 需要提示的频率
  • 参与社交互动的主动性
  • 情绪反应(挫败感或成就感表现)
  • 2. 难度调整策略

  • 增加/减少数字范围
  • 调整时间限制
  • 改变社交互动的复杂程度
  • 引入干扰因素(如不同颜色、形状的物品)
  • 3. 记录与反馈

    建议使用ABC行为观察表(前因-行为-后果)记录孩子的表现,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五、家庭延伸活动

    1. 厨房数学:在冰箱中寻找不同数量的物品并进行分类计数

    2. 浴室实验:用有色浴球观察溶解过程,融入数量变化概念

    3. 日常生活整合:在穿衣、用餐等日常活动中融入数数、分类等数学概念

    4. 颜色形状寻宝:在家中寻找特定颜色或形状的物品并进行计数

    通过这样系统而有趣的课前游戏设计,不仅能够提升自闭症儿童的数学认知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交互动、注意力及规则意识的发展,为正式的数学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