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为表现的两极性
部分自闭症儿童可能因沟通障碍或感官敏感出现抢夺行为,尤其是当他们对特定食物有强烈偏好或无法用语言表达需求时,可能通过动作直接获取。而另一部分孩子则因社交意愿低下,更倾向于回避互动,较少主动争抢。研究显示,仅20%-30%自闭症儿童出现过攻击性行为,且多与沟通失败或生理不适相关。
2. 潜在原因分析
沟通障碍: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可能通过抢夺来满足需求,这种情况可通过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等替代性沟通训练改善。
感官异常:对食物质地、味道的过度敏感可能导致强烈的偏好或抗拒,进而引发争夺行为。
刻板行为:若进食流程被打断,可能引发焦虑性反应。
3. 科学干预建议
行为评估:记录抢夺行为发生前的环境诱因(如饥饿、食物外观),进行功能行为分析。
饮食管理:逐步引入新食物,避免高糖零食刺激,优先选择营养均衡的替代品。
正向支持:通过游戏疗法培养社交规则认知,用强化策略鼓励适当行为。
若孩子频繁出现抢夺行为,建议尽早就医评估,排除共病问题(如多动症)并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