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期抑郁与社交回避:朴树曾因抑郁症淡出公众视野长达11年,期间极少参与媒体活动或社交。他在综艺《奇遇人生》中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和不适,被描述为"重度自闭和抑郁"状态。
2. 自我封闭期:2006年后,朴树曾将自己完全封闭,"哪里也不去,什么人也不见",这种状态持续多年。其同事提到他的"青春期持续时间过长",但否认是病态抑郁,更多表现为特立独行的性格。
3. 近期状态:2023年音乐节上,朴树自曝医生建议停止演出,但仍坚持登台,并提到"活过来了"的感悟,显示其状态有所改善。
1. 明确独立创作:朴树自2000年代后期脱离传统唱片公司,组建个人乐队,以独立音乐人身份活动,代表作包括《平凡之路》《猎户星座》等。他拒绝资本干预创作,曾直言参加商业活动是为"养活团队"。
2. 创作特点:其音乐风格融合民谣与电子元素,歌词具有哲学思考,被评价为"治愈系"和"时代声音符号"。高晓松称其"遗世独立",作品保持高度纯粹性。
3. 行业认可:虽产量低(20年仅3张专辑),但获金马奖、华语榜中榜等权威奖项,被视作原创音乐标杆。李健、陈楚生等音乐人常被与其类比。
综上,朴树确有自闭倾向表现,但更接近艺术家的性格特质;其独立音乐人身份在业内具有公认度,创作理念与商业模式均体现鲜明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