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通常被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行为特征"或"孤独症行为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表现:
1. 社交互动障碍
这是自闭症最核心的特征,表现为缺乏眼神接触、回避他人亲近、难以理解社交规则等。患儿往往无法与他人建立正常的情感联系,甚至对父母的拥抱也表现出抗拒。在集体活动中,他们通常独自玩耍,不参与互动。
2. 语言交流异常
包括语言发育迟缓(如2-3岁仍不会说话)、语言倒退(原本会说的词汇突然消失),以及异常语言表现(重复他人话语或自言自语但内容无意义)。非语言交流也同样受限,如不会用手指物、点头/摇头等。
3. 刻板重复行为
患儿常表现出固定行为模式,如坚持走相同路线、反复开关门/灯、长时间旋转车轮等。他们对特定物品可能产生异常依恋(如必须携带某条毯子),且拒绝改变日常习惯。
4. 感觉异常
部分患儿表现为痛觉迟钝(受伤不哭)或感觉过敏(对某些声音/光线过度恐惧)。动作协调性差也是常见特征。
5. 其他相关特征
约70%的患儿伴随智力发育迟缓,但少数可能在某些领域(如机械记忆)表现出特殊才能。情绪不稳定、自伤行为等也可能出现。
这些行为特征在临床上常用CARS、ABC等量表进行评估,总分超过特定阈值可辅助诊断。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儿的症状组合和严重程度存在个体差异。
若需要更详细的行为案例或评估标准,可以参考专业医疗机构的诊断指南。早期发现和干预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