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自闭症表达要求 自闭症表达要求的三大方式

一、非语言表达方式

1. 肢体动作:通过拉拽他人手部指向目标物品、拍打或扔东西等方式表达需求,常见于语言能力较弱的儿童。

2. 情绪化行为:如尖叫、哭闹、自伤(撞头、咬自己)等激烈行为,多因需求未被理解或满足而引发。

3. 视觉辅助:部分儿童会使用图片、手势或表情传递需求,例如注视物品后转向家长示意。

二、语言表达特点

1. 仿说(重复语言):机械重复他人话语(如问“吃不吃?”时回答“吃不吃”),缺乏实际交流意图。

2. 简单词汇或短语:仅用名词(如“饼干”)或短句(如“喝水”)表达需求,语言结构单一。

3. 代词混淆:可能错误使用“你/我”(如说“你要”表示自己需要)。

三、进阶表达训练方法

1. 分阶段干预

  • 第一阶段:教孩子通过指物表达需求,辅以语言输入(如孩子指苹果时家长说“苹果”)。
  • 第二阶段:引导说出具体物品名称,避免泛化词汇(如教“苹果”而非“要”)。
  • 第三阶段:扩展为动词+名词(如“吃苹果”)、完整句子(如“我要玩小车”)。
  • 2. 动机激发:利用高偏好物品(如零食)创设需求场景,及时奖励正确表达行为。

    3. 环境泛化:在不同情境中练习表达,巩固主动沟通能力。

    注意事项

  • 需立即满足孩子通过正确方式表达的需求,强化正向行为。
  • 对无语言儿童,可结合图片交换系统(PECS)等辅助工具。
  • - 长期一致性训练是关键,家长需耐心观察并捕捉孩子的沟通动机。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