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自闭症感统失调的表现

自闭症和感统失调虽然可能共存,但两者的表现和本质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自闭症伴发感统失调的主要表现及相关特点:

一、感统失调的核心表现

1. 感觉处理异常

  • 触觉过敏:对衣物材质、食物质地或日常清洁(如洗头、剪指甲)极度排斥,甚至正常接触也会被误认为攻击。
  • 前庭觉失调:表现为怕高、拒绝荡秋千(防御型)或持续转圈、跳跃而不晕眩(迟钝型)。
  • 本体觉障碍:动作笨拙,易跌倒,握笔过重或系鞋带困难,口腔肌肉控制差可能导致流口水或发音不清。
  • 2. 学习与行为问题

  • 视觉统合不良:阅读跳行、写字镜像颠倒(如b/d混淆),拼图或涂色困难。
  • 听觉统合不足:对指令听而不闻,难以过滤背景噪音,常被误认为注意力不集中。
  • 二、自闭症与感统失调的关联性差异

    1. 社交互动缺陷

    自闭症的核心表现是社交障碍,如缺乏眼神交流、难以理解他人情绪,而感统失调的孩子可能仅因触觉敏感回避拥抱,但仍能建立社交联系。

    2. 行为模式对比

    自闭症患儿常沉迷于刻板行为(如排列物品),而感统失调的孩子更多表现为多动或动作协调性差,但无重复性仪式行为。

    三、干预方向建议

  • 感统训练:通过平衡木、触觉刷等游戏改善感觉统合能力,对后天教养不当引起的失调效果显著。
  • 社交干预:自闭症需结合社交故事训练、角色扮演等方法,逐步提升互动能力。
  • 若需进一步区分,可观察孩子是否因早期过度保护(如长期喂饭、限制活动)导致感统问题,而自闭症多与先天神经发育异常相关。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