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持冷静
您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尽量用平稳的语调说话,避免表现出过度紧张或愤怒。
2. 确保安全环境
移开周围危险物品,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轻轻引导孩子到柔软的地垫或安静角落。
3. 识别触发信号
观察孩子失控前的征兆(如捂耳朵、焦躁踱步),记录常见诱因(噪音、任务变化等),未来可提前预防。
4. 使用简单指令
避免复杂语言,用短句如"深呼吸""坐下来"配合手势。可视化卡片(情绪图卡)可能比语言更有效。
5. 感官安抚技巧
根据孩子偏好尝试:
• 压力背心/加重毯子
• 揉捏减压玩具
• 白噪音或熟悉音乐
6. 事后沟通
待孩子平静后,用社交故事或绘本帮助回顾,比如:"刚才电话铃太响,你感到不舒服,我们下次可以捂住耳朵。"
7. 建立日常规律
用视觉日程表让孩子预知每天活动,变化前提前用图片/实物预告(如先展示"超市"图片再出门)。
8. 专业支持
与康复治疗师制定个性化行为干预计划(BIP),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考虑药物辅助。
家长自我关怀
孩子睡着后给自己15分钟放松时间(听音乐/泡茶)
加入当地自闭症家长互助小组,分享经验
记住:这不是您的教养方式有问题,而是孩子的大脑处理世界的方式不同
您能详细说说孩子通常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失控吗?比如具体的时间、环境或?这样我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您已经做得很好了,寻求帮助本身就是负责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