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闭症的称谓演变
在台州,当我们提及自闭症,人们通常使用国际通用的医学名称——“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这一称谓在官方文件和医疗机构中尤为常见,反映了现代医疗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专业与尊重。中国残联也倡导统一使用“孤独症”这一术语,体现了其在普及与宣传方面的主导地位。

而在民间的台州,对于自闭症的称呼则更加丰富多彩。“星星的孩子”这一富有诗意的称呼,充满了温情与关怀,常在官方活动如路桥区残联、黄岩区政协文件中被提及。“自闭症”一词在日常交流中也广泛使用。近年来,台州更倾向于使用“孤独症”,旨在消除对这一群体的歧视,推动社会的理解与接纳。
二、自闭症的情绪行为特征介绍(脾气表现)
从台州各康复机构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洞察自闭症儿童的独特情绪行为特点。
他们可能表现出强烈的易怒与冲动。沟通障碍导致的表达困难,可能使患儿在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输出时情绪崩溃,如台州星连心康复中心的患儿糯米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自闭症儿童常常表现出刻板的行为模式。他们可能会固执地坚持某种固定流程,一旦这种流程被打乱,可能会引发激烈的情绪反应。
感知觉的异常也是自闭症儿童的一种常见情绪行为特点。对声音、触觉等的过度敏感,可能导致他们在某些情境下出现突发性的情绪波动。
台州市康复医院的治疗报告指出,通过结构化教学和感觉统合训练,这些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升。黄岩区的政策文件也提到,为了支持这些家庭,当地提高了康复补贴,最高可达3万元/年,帮助家庭为孩子们获得专业的干预与支持。这一系列举措,展现了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