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清点中国匪墓史 赤眉军掠窃珠宝还反常奸

不论帝王陵寝还是民间墓地,都是人类处置自身遗体的场所。在匪墓的过程中,常常会遭遇遗体。据说有些“义匪”在挖墓前会烧香叩首,以祈求墓主的宽恕,减少罪孽,保佑家人平安。但由于匪墓者的动机和手段不同,对尸体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于是便有了“脏匪”与不尊重死者之说。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义匪”或“脏匪”,实质上都是对死者极大的不尊重,是各种形式的“辱尸”行为。

在中国匪墓史上,“辱尸”现象屡见不鲜,表现形式各异,产生的后果和社会影响也有所区别。其中,以下七种行为尤为令人震惊,有的甚至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一、赤眉军“奸吕雉尸”的荒诞行径

匪墓,又称挖冢,在汉代被视为一种奸恶行为。而赤眉军在为掠夺珠宝的竟然对尸体进行奸污,无疑是最为不齿的行为之一。

尤其是刘邦的妻子吕雉的尸身被赤眉军侮辱一事尤为令人震惊。据说,赤眉军在风雪交加中赶到陕西咸阳附近,挖掘了多个陵墓,取得宝物后,竟然对吕后的尸体进行侮辱。他们发现,即使距离吕雉下葬的公元前180年已有200多年,吕雉的尸身仍然如同活着的时候一样。这或许是因为农夫阶层因为厌恶西汉王朝而产生的极端行为,是色胆包天的表现。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奸尸行为是一种变态心理,受害的往往是女性,被称为恋尸癖。吕雉的尸身在二百年后遭到侮辱,似乎并非单纯的恋尸癖行为,而更像是匪墓者的征服欲所驱动。

二、孙殿英部下睹色起欲,奸污慈禧太后

1928年,孙殿英炸开慈禧陵寝,众多官兵疯狂掠夺宝物。在这巨大的财富刺激下,有人竟然对慈禧太后的尸体产生了淫念,进行了奸污。

据说,当慈禧的棺材被打开时,她的面色如生,肌肤饱满,一名匪墓士兵竟然产生了强烈的性欲,脱下裤子进行奸污;尸身一接触到空气,立刻萎缩,令这名士兵败兴而归。

三、迷信药用,“人肉搞”被分食

中国人对尸身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对长期不腐烂的尸身充满好奇和珍视。在某些民间传说中,甚至有用死尸作为“药引”的做法。在“辱尸”事件中,最荒谬的莫过于分食尸身的记录。

历史上,“食人肉”的事件并非个例。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甚至将墓中盗出的尸身分而食之,如同诸葛昂和高瓒分享“双子宴”一般。甚至有记录中提到,士兵将僵尸的人肉当作药物分食。这与鲁迅在《药》中所描述的“人血馒头”能治疗肺结核病的情节有几分相似。

四、丧心病狂的匪贼剖开皇后肚皮

在中国古代,人们相信通过塞紧口鼻可以让灵魂附身,获得长生。让死者口中含珠宝等物是最常见的丧葬习俗之一。有条件的帝王甚至穿着金玉衣赴天堂,将这种丧葬习俗发挥到了极致。在匪墓过程中,“辱尸”现象本就普遍,而尸体身上的珠宝更是让完整保留尸体变得困难重重。

这些荒诞的“辱尸”行为不仅是对死者的不尊重,更是对人性的扭曲和践踏。它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引发了人们对历史和人性的深思。在历史的洪流中,一些重大事件和人物的命运往往令人扼腕叹息。特别是在封建时代,那些身处权力漩涡的人们,他们的生死和荣辱常常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慈禧、乾隆的陵墓被孙殿英部属挖掘,他们的尸身遭到破坏,这是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

更令人痛心的是共治皇后阿鲁特氏的遭遇。这位在共治死后仅存活百日便选择自尽的女性,她的生命历程充满了悲剧色彩。阿鲁特氏是一位正直、刚毅的女性,她的尸身却遭到了匪徒的侮辱和糟蹋。这些匪徒为了寻找珠宝,将她的尸身拖出棺外,剥光衣物,甚至剖开肚子寻宝,场景惨绝人寰。

历史上还有更多令人痛心的“辱尸”事件。有的将尸身置于荒郊,日晒雨淋,甚至将帝王的骨骸挖出,与兽骨混同。最令人生气的是西域和尚杨辇真珈的行为,他将南宋帝王的骨骸全部挖出后遗弃荒野,甚至将理宗赵昀的头颅割下,带回元国都制成饮器。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死者的侮辱,更是对中华文化的践踏。

伍子胥的“鞭尸三百”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辱尸”事件之一。面对楚平王的尸身,伍子胥发泄心中的愤怒,对其进行残酷的鞭挞。还有齐懿公对邴歜的尸身进行的“刖刑”,这些都是对死者的极度侮辱。

这些事件不仅是对个体的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的冲击。它们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维护公正的保护每一个个体的尊严和权利。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过去的错误和悲剧,也让我们警醒,避免重蹈覆辙。希望我们在尊重历史的也能尊重每一个生命,让悲剧不再重演。齐懿公对管仲的忌恨深重,他不仅夺回了管仲的封邑,更展现了一种对权力的极度渴望与残忍手段。

齐懿公的统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王位是经由一场血腥的宫廷斗争而得来的。齐桓公拥有众多儿子,如姜元、姜雍、姜潘和姜贩子等,然而他未能明确继承关系,导致死后诸子争夺王位,甚至无人照料他的遗体,以至于尸身腐烂,蛆虫从窗外爬出。最终,姜潘夺得王位,被称为齐昭公。

齐懿公的王位并非从正途而来。他残暴无情,荒淫无度,甚至夺去部下的妻子,失去了民心。他的行为使他成为了一个无德之君。尤其令人发指的是,他侵吞邴歜儿子的浑家,甚至侮辱并杀害了邴歜的尸体,引发了强烈的复仇之心。

邴歜的儿子丙戎,为了报父仇,暗中策划,趁齐懿公出游之际,一举将其暗杀。这场复仇行动不仅令齐懿公的生命终结,更是对他生前行为的极度讽刺。齐懿公的坟墓被掘开,他自己也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可谓是自作自受。

这个故事揭示了权力的残酷与无情,也警示世人: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应秉持正义与道德,否则终将自食恶果。齐懿公的忌恨与残暴,使他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生命。他的故事成为后世警示的教训,让人们明白道德和正义的重要性。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