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申请加入CPTPP的背后
台湾在追逐国际经贸合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于2021年9月22日,台湾当局正式向《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递交了加入申请。这份申请书通过新西兰(协定的保存国)递交给了其他成员国。这一动作迅速紧跟在中国大陆同年9月16日提出申请之后,台媒分析认为,大陆的申请对台湾形成了压力,促使其加快步伐。
时间流转至2024年10月,台湾的申请似乎陷入了沉寂,未有明确的进展。CPTPP的“共识决”原则使得台湾必须获得所有成员国的同意才能成立工作小组。但政治因素的阻挠和大陆的明确反对使得这一进程长期停滞。
中国外交部及国台办一直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明确反对台湾地区加入任何具有官方性质的国际协议或组织。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指出,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必须在一个中国框架下进行,任何国家与台湾的官方往来均违反国际关系准则。大陆方面明确将台湾的申请视为一种“政治操弄”,认为其目的是挑战国际社会对“一中原则”的共识。
在国际舞台上,台湾的申请也引发了不同的反应。作为CPTPP主导国的日本,部分官员对台湾的申请表示“欢迎”,认为这符合“民主价值观”。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需要平衡与大陆的关系,避免引发外交冲突。而其他成员国则陷入了“选边站”的困境,部分国家担忧两岸议题的政治敏感性,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大陆在全球经贸体系中的影响力,可能使台湾的加入进程受阻。
截至2025年3月,尽管台湾当局仍在积极推动加入CPTPP,但实际进展有限。分析指出,台湾要加入CPTPP,不仅需要满足严格的贸易规范标准,还需要突破大陆的政治阻挠。未来两年,轮值主席国(澳大利亚、越南)与大陆的关系密切,这对台湾的申请窗口可能进一步收紧。
台湾申请加入CPTPP的旅程充满了挑战与变数。这不仅是一次国际经贸空间的拓展尝试,更是两岸政治博弈的延伸。尽管台湾当局多次高调宣传,但在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广泛认同以及大陆的坚决反对下,其成功概率显然不高。未来的路能否走出困局,将取决于成员国在两岸关系上的权衡以及国际格局的演变。这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和外交的复杂博弈,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