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忍的初中议论文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所传递出的智慧深深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它像是一道灯塔,照亮了我们与人相处之道的一条路径,那就是——懂得忍让。
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冲突和摩擦。有的人在面对这些矛盾时,常常选择斤斤计较,为了一口气而和对方争执不休。这样的做法往往只会让矛盾激化,最后双方疲惫不堪,无法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这时,如果我们能够用一颗包容的心去接受对方的缺点,去忍让对方的过错,那么,我们不但能够展现出自己的博大胸襟,更能有效地缓解矛盾,化解冲突。
忍让,并不意味着无原则地退却,更不意味着在误解和委屈面前无动于衷。一个人的忍让,是大智、是大德、是大勇。因为,懂得忍让的人,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纷,赢得更多人的信赖和拥护,更易于获得成功。
回溯历史,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无数志士与人交往再三忍让的故事都被传为千古佳话。比如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和绳池会中立功而地位显赫,这使得同为赵国大将的廉颇心生不满,多次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却每每选择躲避。他的理由是:“诸侯不敢进攻赵国,是怕我和廉将军。如果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我避让廉将军,是先国家后私仇啊!”这番话让廉颇深受感动,于是他亲自到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从此将相和睦,赵国得以在诸侯中称雄。
蔺相如的忍让之心,不仅缓和了将相之间的矛盾,更维护了赵国的大局。这难道不给我们一些启示吗?真正的忍让,是以大局为重,以和为贵,以国家的利益为先。
再看韩信的胯下之辱,也能引人深思。韩信年轻时曾遭一屠夫的挑衅,他选择了忍受莫大的耻辱,从屠户胯下钻过。后来,韩信成为大将,他不但没有报复这个屠户,反而委以重任。这个屠户知恩图报,为韩信做了许多事情。韩信的忍让之心虽然一时让人难以理解,但他最终因“忍”而奋发向上,因“忍”而化敌为友。这个故事再次证明了“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像蔺相如、韩信一样懂得忍让的人。他们在与亲人或朋友发生冲突时总是能忍则忍,他们的心胸宽广,因此拥有众多好友。也有一些人缺乏忍让之心,结果常常使双方矛盾激化,得不偿失。如果每个人都能懂得忍让,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忍”,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去不断地磨练意志,克服内心的矛盾,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与人和谐相处,才能真正理解“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