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吉林省高考改革

吉林省高考改革自2024年起全面拥抱“新高考”模式,它将颠覆传统考试内容和录取机制,以下为我们细述其中的具体变化:

一、考试模式与科目设置的革新

1. “3+1+2”的全新组合

全国统考的三门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各握150分的高分,共同组成新高考II卷。接下来的首选科目中,物理或历史必选其一,而再选科目则在化学、生物、、地理中任选双科。这一组合确保了考试的多元化和。总分750分,既包含了全国统考的450分,又有首选科目的100分和再选科目的200分。值得注意的是,再选科目的分数并不是原始分数,而是经过等级赋分制转换后的分数。

二、录取规则与批次的调整

批次合并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一、二本批次的界限被打破,合并为本科批和高职专科批。这意味着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将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余地。物理类与历史类的考生将分开划线投档,这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逆袭机会。综合素质评价也成为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三、多元招生渠道的强化

吉林大学等高校在强基计划中扩大了招生范围,不仅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新增了五省招生,更有对数学单科的破格入围政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则注重学科特长与综合素质考察的综合评价招生方式。这些多元化的招生渠道无疑给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高职院校也实施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与普通高考分离。

四、选科要求与学科导向的变化

此次改革强调了基础学科的重要性。理工农医类专业更是明确要求必选“物理+化学”,这体现了对基础学科的重视和导向。而主流选科组合中,物理组以物化生为主,历史组以历政地为主,这也提醒考生在选科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

五、其他重要调整的细节

考试时间上,选择性考试与全国统考同期进行。再选科目的考试时长为75分钟。对于英语的要求也更为严格,部分高校的强基计划课程将采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在选择时需特别谨慎。

这次高考改革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化、综合性的招生体系。考生在选择科目和规划未来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还要密切关注目标高校的招生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高考模式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