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安全防线:各地校车、托管与交通齐头并进
随着2025年暑期脚步的临近,为确保广大学生度过一个安全的假期,各地积极采取措施,从校车管理、交通安全、托管服务等方面出发,构建多维度防控体系。
一、校车安全管理得到强化
云南丘北对全县的105辆校车进行了专项检查。此次检查的重点是车辆资质、安全设备以及山区高风险路段。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建立了隐患清单并限期整改。通过警示教育和动态监控等手段,提升驾驶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学生的出行保驾护航。
在安徽裕安,教育局联合多部门对校园周边的沟塘、河道等溺水易发区域进行了巡查。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发放了超过10万份防溺水宣传材料,并通过家校联动落实了“1530”安全提醒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暑期托管服务不断优化
上海多年来持续推广“爱心暑托班”,该项目已实现了全市街镇全覆盖。2023年,近6万人次的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了非遗文化等特色课程。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引入更多社会资源,丰富课程体系,让孩子们在假期中收获更多知识和乐趣。
山东济南则通过村校共建爱心书屋、社区关爱活动等方式,针对留守学生进行了重点帮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三、交通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成都交管部门深入社区,开展了交通安全宣讲活动。他们剖析了大型车辆盲区风险,提升了“一老一少”群体的防护意识。而交通运输部则针对汛期叠加暑期的特点,动态完善了公路风险隐患台账,通过工程处置、监测预警等手段强化管控,并组建了部际专班统筹调度,确保交通安全的万无一失。
四、联防联控机制日益完善
各地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机制,共同筑牢安全防线。如裕安区教育局联合公安、应急等部门开展校园安全督查。丘北县则通过“四不两直”突击检查的方式,强化了校车运行监管。全国范围内推动了安全宣教的常态化,利用新媒体平台普及防灾避险知识。仅在裕安区,就有超过11万学生完成了防溺水等专题学习。
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措施,各地正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安全、快乐的暑期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心度假,家长也能放心工作。希望在未来的暑期,我们能够继续看到更多的积极举措,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