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持续开展实战化联合演训,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演练,形成了多层次的威慑态势,具体特点如下:
一、演练时间与核心内容
东部战区在2024年展开重大演训。在2024年5月的“联合利剑-2024A”演习中,重点演练了联合海空战备警巡、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及精确打击要害目标,舰机深入台岛周边战巡,形成了内外联动态势。而在同年8月的系列行动中,则包括了联合封控、对海/陆打击、制空作战等科目,通过实弹射击验证了武器装备的性能和联合作战能力。
到了2025年,演训进一步深化战术突破。在“联合利剑”延伸演训中,首次标注台北、台中、高雄港口及能源设施为模拟打击目标,直接针对特定政权的运转中枢。而在“海峡雷霆-2025A”演练中,山东舰航母编队协同海警实施封锁,重点检验了区域管控和精准打击能力。
二、战术特点与威慑升级
东部战区的演训在战术上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是海空一体化的封锁战术。海军舰艇如052D驱逐舰和054A护卫舰封锁台湾海峡中部及南部海域,与此火箭军部署东风-15B弹道导弹进行“区域拒止”演练。空军力量如歼-16和歼-20配合预警机穿越“海峡中线”,形成制空权压制。
在能源与通信方面的精准打击也是其战术特点之一。通过划定演习禁区,迫使台岛天然气运输船滞留外海,揭示了台岛能源储备的脆弱性。电子战部队实施“电磁屏障”,切断外部干预通信链路,模拟对美日指挥系统的战时干扰。
值得一提的是,东部战区的演训活动已经呈现常态化趋势,且具备快速反应能力。自2023年以来,全年组织超过40次台海联合演训。到了2025年3月以后,这些演训活动更是融入日常战备体系,可以随时由训练状态转为战斗状态。这凸显了行动速度和打击强度,“雷霆突击”的威慑模式已经形成。
三、战略意图与效应
东部战区的演训活动不仅具有军事意义,还有着深刻的战略意图和效应。针对当前某些势力的挑衅行为,通过演训活动直接惩戒,削弱其治理合法性,并警示外部势力停止错误信号传递。海警巡航强化对台岛周边12海里领海的执法管控,明确驳斥美台所谓“国际水域”的主张。这些行动都展示了我国坚定的立场和决心。东部战区通过高频次、高强度的演训活动持续压缩对方的生存空间,并以实战化能力展示来划定清晰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