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对养殖的深刻影响
持续的高温天气对大闸蟹的养殖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1. 生长受阻与蜕壳困难
强烈的热浪导致大闸蟹食欲减退,活力下降。蜕壳作为它们生长的重要环节,在高温下也显著放缓。许多大闸蟹因为无法及时完成蜕壳而死亡,其生长周期被迫延长。江苏兴化等著名产区的蟹农反映,因高温导致的缺氧现象使得蟹塘死蟹数量激增,给养殖户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2. 体型瘦小与死亡率上升
高温不仅使水体含氧量降低,还影响了饵料的摄取。大闸蟹普遍出现体型瘦小的情况,单只重量较往年有明显下降。更为严重的是,过高的水温直接导致部分螃蟹死亡。据估计,今年的整体产量将减少20%-30%。
二、市场供需失衡与价格波动剧烈
由于养殖产量的减少,市场供需关系受到严重冲击,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1. 价格同比暴涨40%
2024年,精品大闸蟹的收购价格涨幅惊人。例如,2两母蟹的单价高达75-85元/斤,4两母蟹的价格更是突破210-230元/斤。阳澄湖股份公司的数据显示,终端零售价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0%,这一涨幅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2. 供应链压力与市场乱象
高昂的成本迫使一些中小型销售商选择放弃发货,甚至“跑路”。部分电商平台出现未开捕即预售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的不知情,以“阳澄湖镇蟹”冒充正宗阳澄湖大闸蟹,消费者在购买时需保持警惕,防范虚假宣传。
三、上市时间推迟与消费影响
今年,大闸蟹的上市时间较往年有所推迟,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中秋档期供应短缺
由于高温的持续影响,大闸蟹的成熟期被迫延后。原本计划在中秋节期间上市的大闸蟹,大多数需要推迟到国庆前后上市,导致节日市场供应紧张。
2. 长期产业调整需求
专家指出,随着极端气候逐渐成为常态,养殖业的抗风险能力亟待提高。对此,业界建议通过改良养殖技术来应对风险,如选育耐高温的品种、升级养殖设施等。虽然短期内高价态势可能持续,但行业内部普遍认为,通过技术迭代,行业有望逐渐恢复至稳定状态。
注:据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消息,2024年的开捕节定于9月25日,大量成熟的大闸蟹预计将在10月上中旬陆续上市。这一变化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行业调整与转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