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证监会立案股价操纵

一、典型案例及处罚结果

近期,金融市场中存在一系列虚假申报和股价操纵的行为,其中一些典型案例及其处罚结果引人注目。

徐阳虚假申报操纵案

操作手法:涉案人员通过控制多个账户,实施虚假申报,误导市场交易。他们利用高频挂单撤单的方式,给市场制造虚假的繁荣假象,从而达到操纵市场的目的。

处罚结果:该行为被监管部门严厉打击,违法所得9897万元被没收,并处以3倍的罚款,总计罚没3.96亿元。这一重罚表明了监管部门对虚假申报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杨某操纵“安奈儿”等多股案

操作手法:杨某利用23个关联账户进行对倒交易、拉抬股价。他与股评大V勾结,散布虚假信息,通过融券做空,实现双向收割。

处罚结果:杨某的行为被监管部门查处,违法所得1.4亿元被没收,并等额外罚款,合计罚没2.8亿元。这一案例显示了监管部门对股价操纵行为的严厉打击。

闫某团伙操纵证券市场案

操作手法:闫某团伙控制169个账户,采取连续买卖、对倒交易等方式操纵某股票。他们利用多个账户进行虚假交易,误导市场。

处罚结果:该团伙非法获利2.69亿元,主犯闫某及朱某某等27人被判刑并处罚金。这一案例显示了跨部门协同办案的成果,也体现了对股价操纵行为的严厉打击。

二、监管手段升级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股价操纵行为,监管部门采取了升级监管手段的措施。

技术监测强化

通过“鹰眼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识别账户关联性,通过IP地址、设备指纹等进行精准监测。AI预警异常交易的准确率高达98.7%,有效打击了股价操纵行为。资金穿透分析追踪地下钱庄等隐蔽资金转移路径,提高了监管效率。

执法效率提升

近年来,执法部门在查处操纵市场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平均办案周期缩短至8.2个月,相比2020年的14个月有了显著缩短。全年查处操纵市场案42起,罚没金额49.5亿元,移送公安机关104人。这些数据显示了执法部门在打击股价操纵行为方面的决心和成果。

三、股价操纵主要模式

股价操纵行为有多种模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虚假申报(幌骗交易)、对倒交易、信息合谋和双向收割等。这些模式往往通过误导市场、制造虚假市场信号、虚假买卖、勾结自媒体散布虚假信息等方式来实现股价操纵的目的。

四、投资者保护趋势

在打击股价操纵行为的过程中,投资者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趋势。目前,索赔机制正在推进,操纵市场的民事赔偿判例逐步增多。投资者维权仍存在困境,维权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亟待解决。

五、监管政策导向

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明确,“零容忍”基调延续。针对操纵市场行为的罚没金额持续攀升,千万元以上罚单占比超40%,显示了监管部门对股价操纵行为的严厉打击。跨部门协同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证监会与门联合办案,强化“行刑衔接”。

以上信息综合自2025年公开的监管处罚案例及执法数据,反映了当前证监会打击股价操纵的执法力度与技术手段的迭代方向。随着监管手段的不断升级和完善,相信未来股价操纵行为将得到更有效的打击,市场秩序将更加健康有序。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