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游戏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通过有趣的活动帮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眼神对视、认知发展和行为规范。以下是几种经过验证的游戏训练方法,家长和教师可以在家庭或机构环境中实施。
眼神对视是自闭症儿童社交发展的重要基础,以下游戏专门设计来吸引和维持孩子的目光接触:
1. 强化物吸引法:使用孩子喜欢的小零食或玩具,将其放在与成人眼睛平齐的位置,当孩子看向你时立即给予奖励。这种方法简单直接,能有效建立初步的眼神接触
2. 躲猫猫变体:用双手捂住脸然后突然放开,配合夸张的声音和表情。如果家长不擅长做表情,可以使用带有不同表情(哭、笑、惊讶等)的卡片贴在脸上吸引注意
3. 小蚂蚁游戏:用两根手指假装小蚂蚁在脸上爬行,边爬边发出有趣的声音("小蚂蚁爬到鼻子上了,啾啾啾~")。也可以替换为孩子喜欢的其他小动物或玩具
4. 自制望远镜:用卫生纸卷筒做成简易望远镜,引导孩子通过"望远镜"看你的脸,创造自然的对视机会。类似地,也可以使用儿童相机通过"拍照"引导对视
这些游戏旨在提升自闭症儿童与他人互动的意愿和能力:
1. 角色扮演游戏:如"小猴子偷桃子"游戏,设置一个情景(如大老虎看守桃子),让孩子扮演小猴子在特定规则下偷桃子,培养规则意识和情景理解能力
2. 新版"狼来了":改编传统游戏,由成人扮演狼,孩子扮演小羊,通过问答("老狼老狼几点了?")和追逐,训练听指令能力、规则意识和危险躲避反应
3. 家庭表演会:家人围坐一圈,每人轮流表演小节目并互相鼓掌。可以邀请小伙伴加入,创造自然的社交赞赏环境
4. 好朋友握手歌:全家围坐,孩子边走边唱"拍拍手向前走,向前走找朋友",找到家人手说"我和XX是好朋友",并完成简单对话
这类游戏专注于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和专注力:
1. 杯子猜物:用三个不透明杯子倒扣小玩具,快速交换位置后让孩子猜玩具在哪里。熟练后可角色互换,培养观察力和方位记忆
2. 物品记忆游戏:在桌上放置5-10件孩子熟悉的物品,让孩子观察后闭眼,家长拿走几件,让孩子睁眼说出少了什么,锻炼观察和记忆能力
3. 追光游戏:在黑暗房间用手电筒制造移动光源,让孩子用眼睛追踪光线,训练注意力集中能力
4. 听音辨位:在孩子不同方位敲击乐器,让孩子判断声音来源方向。也可发展为节奏模仿游戏,家长拍不同节奏让孩子复现
通过游戏方式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生活常规和行为规范:
1. 功能区划训练:在家中明确划分不同功能区(休息区、吃饭区、活动区等),通过固定位置的游戏活动帮助孩子建立生活规律和空间概念
2. 萝卜蹲游戏:家人围圈玩萝卜蹲,通过游戏机制自然引导孩子关注正在蹲的人,同时训练专注力和反应速度
3. "我的头上有什么":给孩子戴上一张卡片(如动物或物品图片),通过关键词提示让他猜出头上是什么,促进问答互动和物品认知
4. 模仿游戏:家长做各种动作(拍手、洗脸、弹琴等),让孩子模仿并说"我就跟你这样做",逐渐加快速度增加趣味性
这些游戏通过多感官刺激促进自闭症儿童的感知整合:
1. 性别分类游戏:使用家庭成员图片卡片,先让孩子识别自己性别,再找出同性别图片,最后按性别分类所有卡片,结合家庭成员认知训练
2. 汽车角色扮演:两个孩子用布带结成绳圈套在一起扮演汽车,前为司机后为乘客,通过问答目的地和模拟驾驶动作促进语言和社交互动
3. 气味辨别游戏:准备不同气味的物品让孩子闻并命名,加强嗅觉分辨能力,可与其他感官游戏结合进行综合训练
4. 艺术创作游戏:在户外放置小玩具让孩子寻找并用于艺术创作,在创作过程中自然促进社交沟通能力
1. 循序渐进:从简单游戏开始,根据孩子反应逐步增加复杂度,避免一开始就设置过高要求
2. 利用兴趣点:观察孩子的特殊兴趣,将其融入游戏设计(如喜欢汽车的孩子可多设计交通相关游戏)
3. 日常融入:将训练自然融入日常生活,如喂食时先说"小勺子来了"等孩子看过来再喂,创造微小训练机会
4. 环境调整:保持与孩子视线平齐(蹲下或坐地板),减少环境干扰,使用孩子喜欢的物品作为游戏道具
5. 耐心等待:给孩子充足的反应时间,不要急于提示或帮助,等待孩子自发产生眼神或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