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具象化思维:多数自闭症儿童依赖具体事物建立认知联系。如7岁谦谦通过图形识字后,用日记记录生活细节("磕掉了牙齿"、"五十六万天"的课堂感受),形成独特的时间感知方式。
2. 感知觉异常:10岁男孩描述"情绪像洪流裹挟回忆",对光线、声音异常敏感,常通过晃动身体寻求前庭刺激。
3. 规则依赖:14岁壮壮通过固定流程(记日记、背信件)获得安全感,其父亲发现"刻板行为背后是神经系统发出的信号"。
1. 语言爆发:10岁朔朔从无语言发展为"话痨",自创超长名字展现幽默感,用"奥利给充满裤子"生动描述尴尬经历。
2. 社交进化:通过"表情识别游戏""共享草雨游戏"等干预,部分孩子能发展出简单友谊。
3. 自我接纳:某10岁患者坦言"即便有治愈药物也可能保持现状",认为差异本身构成生命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