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自闭孩子的道德素养包括

自闭症儿童的道德素养培养需要结合其特殊认知和社交特点,通过针对性干预来发展社会适应能力。以下是主要内容和培养方法:

一、道德素养的核心维度

1. 道德认知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能区分行为意图(如故意/无意),但对"物"的关注度高于"人",在损坏物品与攻击他人的道德判断中存在偏差。需通过情景模拟帮助理解社会规则,如用图片动态呈现道德场景(故意损坏物品vs攻击他人)来强化对人际伤害的认知。

2. 道德情感

自闭症儿童共情能力较弱,尤其在无意伤害场景中情感反应淡漠。可通过非语言表达(绘画、音乐)引导情绪识别,或借助角色扮演游戏体验他人感受。

二、针对性培养策略

1. 结构化训练

  • 模仿学习:从简单指令(如"分享""排队")开始,通过重复练习建立行为模式
  • 社会故事法:用图文故事解释道德场景(如诚实、礼貌),弥补其社交理解缺陷
  • 2. 环境支持

  • 创设"冷静角"等安全空间,减少情绪爆发时的道德行为失控
  • 家校协同制定一致规则,如固定用餐礼仪培养尊重意识
  • 三、注意事项

  • 尊重神经多样性:接受非标准化的社交表达(如用肢体动作替代语言),避免强制矫正
  • 早期干预:4-7岁是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需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改善基础认知
  • 通过系统训练,自闭症儿童可逐步发展出符合社会期待的道德行为,如遵守规则、表达善意等,但其表现形式可能与典型发育儿童存在差异。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