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
自闭症被认为是最具遗传性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家族中有自闭症患者时,后代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同卵双胞胎的同病率高达82%,而异卵双胞胎仅为10%,男孩发病率是女孩的3-4倍。
其遗传模式复杂,属于多基因遗传,可能与染色体异常或特定基因变异有关,但具体机制仍在研究中。
2. 孕期不良环境的影响
病毒感染与药物暴露:母亲孕期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等,或接触放射线、有害化学物质(如油漆、高盐饮食),可能干扰胎儿脑发育。
母体健康问题:高龄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或孕期吸烟(包括二手烟)、叶酸缺乏,均可能增加风险。
产程并发症:宫内缺氧、胎膜早破、难产等围产期问题,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系统损伤。
3. 早产与发育异常
早产儿(尤其是34周前出生)患自闭症的风险显著高于足月儿,可能与脑部未完全发育或宫内环境异常有关。
部分早产儿存在髓鞘发育落后等神经发育问题,后续可能出现社交障碍症状。
4. 其他潜在诱因
免疫与代谢因素:母体免疫异常或胎儿代谢性疾病可能影响神经元连接。
中医观点:部分研究提出“寒湿痰阻”理论,认为胎儿正气不足或消化问题可能诱发症状。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尽管病因复杂,但早期康复训练(如行为干预、语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生活能力。若发现婴儿存在对视困难、刻板行为等迹象,建议尽早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