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核心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自闭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如脆X综合征、2/7/15号染色体长臂异常)等。若家族中有自闭症患者,其他成员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同卵双胞胎的同病率高达82%,远高于异卵双胞胎的10%。男孩发病率是女孩的3-4倍,进一步提示性别相关遗传机制。
自闭症患儿常存在脑区连接异常、神经递质代谢紊乱(如多巴胺分泌失调)或脑结构病变(如小脑胼胝体过薄)。这些异常可能影响语言、社交等功能的发育。
多数研究认为,自闭症是遗传易感性与环境暴露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特定基因突变可能使个体对孕期感染或毒素更敏感,最终触发疾病。
虽然病因复杂,但2-6岁是干预黄金期,通过行为训练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症状。即使错过此阶段,持续干预仍能帮助患儿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干预方法,可参考相关专业机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