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我到《天下杂志》面试,听说他们想要办一本健康类型杂志,面试完不知结果,但发给我3本书回去读,其中一本就是知名手部外科医师班德(Paul Brand)写的《疼痛》。
没想到,多年后,有次独自赴日采访,出发前窝在美编位子边聊天,突然感觉到身体像水库裂了一个缝,疼痛袭来,之后肩颈痛纠缠我超过10年。
一开始,我寻求西医协助。我约了大医院晚间8点的复健时段,匆匆赶到,许多和我同命的上班族也提着公事包「咖、咖、咖」地跑在医院长廊,才发现,疼痛的人那么多。我们低着头接受着热敷、牵引、红外线??,之后有点蠢地靠着墙运动。
很多人说姿势不改变,疼痛不会好的。我的确没有好,又看了中医、听说某个师父、某个大师兄、整脊、各种派别的瑜伽;也乘采访之便,问了精神科如何运用正念。
我的经验是通常走出诊间,会觉得自己好了,但时间长短不一地,疼痛又会回来找你。后来甚至连念咒都试了,因为有朋友说,可能有坏东西在肩膀「玩弄」??
若你问我,怎样才会好?我百分百同意副主编林慧淳在「别再依赖按摩、止痛药了」写的「每个疼痛受难人都是最好的医生」,身体不说谎,无论哪种痛,都有生理、心理两个面向,当你学会面对它,也就开启一条认识自己的道路。
每个疼痛受难人都是最好的医生
「你的痛会出现,是有理由的唤醒你并提醒你是个斗士,而非受害者。让你理解到自己强壮地活着,现在是轮到你闪闪发亮的时候了,」《疼痛是你最好的心理医生》作者维拉柯尼斯(Vicky Vlachonis)说。
因为你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让疼痛影响生活中每个决定;要不就是思索一个策略,不让疼痛决定你的生活与心情。
我知道,疼痛的你已经试过很多方法了,不要气馁,这次照着《康健》的建议,运用食物、运动、心灵的力量,运动?听起来矛盾,但愈痛愈要动,就算很小的幅度也要,直到你感到舒服一点。我的经验是,连健走都会有效,因为健走手臂摆动的弧度会牵引肩胛骨,加上运动带来如恋爱般的好心情,15分钟就见效。
你问我从此肩颈酸痛好了吗?我会说,我愈来愈能控制疼痛,也愈来愈了解身体疼痛什么时候快犯了,做点伸展、出门晒晒太阳、做几个深呼吸,再回来工作,面对痛、修复痛,你也可以。
该文章《别气馁,再试一次》由网友『倦于飘泊流浪』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