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王伯伯日前在浴室中不小心滑倒,竟跌断了髋骨,送医治疗后,医师告知因陈伯伯有糖尿病及高血压,加上年纪又大了,手术可能有风险,但陈伯伯及家属不希望他从此卧病在床,于是决定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
所幸手术过程十分顺利,不过陈伯伯从开刀房推出来后,就开始胡言乱语,挣扎着要起身。明明病房里没人,却一直说有人站在床边盯着他看。在床上躺都躺不住,甚至要把点滴拆掉,晚上甚至还大喊大叫,就这样王伯伯从白天一直闹到晚上,令家属十分苦恼,连隔壁床的病友都受不了。
家属心理想怎么手术成功,却变了一个人?难不成王伯伯是中邪了吗?
急性谵妄的症状
经会诊精神科医师后,王伯伯的家属们才了解到王伯伯的情况,是属于谵妄。什么是谵妄呢?谵妄是一种急性发生的「症状」,病人会突然对人、时、地有所混淆,或是日夜颠倒、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激躁不安、幻听或是幻视、晚上吵闹不睡觉、白天一直昏睡等症状,且病程会起伏不定,一会儿混淆,一会儿清楚。
典型的症状包括定向感障碍,也就是对人、时、地有错误的认知,以及专注力受影响,容易分心或马上就忘了自己在说什么。病人的症状通常在晚上会比白天严重,所以也被称为「日落症候群」或是「黄昏症候群」。
谵妄不是精神疾病
不过,谵妄不是精神疾病,通常是「生理上的异常」所造成的,也就是说「生理上的异常改变造成了临床上像是急性精神病的症状」,这些「生理上的异常」包含手术对心理与生理所造成的压力、电解质不平衡(像是低血钠、高血钾等)、疼痛及治疗疼痛的药物(像是吗啡类止痛剂)、手术中造成的失血、感染发烧(像是肺炎、泌尿道感染)、代谢性问题(像是肝功能或肾功能异常或是血糖太高或太低)、营养不良、缺水及失眠等。如果生理性的异常没有解决,病人就会持续有谵妄的现象。
中邪?老人术后胡言乱语恐急性谵妄
年纪大、术后或是加护病房易发生谵妄
研究显示,大型的手术像是心脏手术、髋关节手术等都容易造成临床上出现谵妄的症状,除此之外,若是病患的年纪比较大(大于65岁以上)、男性、本身的身体状况不佳(例如罹患慢性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药物使用种类较繁多、失智(失智本身就是谵妄会发生的危险因子之一)都容易让病人产生谵妄的现象。
谵妄的治疗
因为造成谵妄的原因是「生理上的异常」,所以治疗的方式以矫正生理上的异常为最重要,例如感染发烧,就要尽快找出感染源,给予适当的处置或是抗生素,若是因为电解质不平衡,就要调整电解质,而代谢异常、血糖过高或是过低,则要给予药物治疗。因为这些「生理上的异常」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医师会根据病人临床的状况给予治疗,必要时也会照会精神科医师,以短期抗精神病药物改善病患过度的激躁不安行为或是开立温和的助眠药物,帮助病患晚上能充分休息,加速谵妄的缓解。
谵妄的预后
所幸,谵妄通常是短暂现象,一般在谵妄的根本原因解决后的3到7天,症状就会慢慢消失,但也有可能拖到一个月之后才消失,端看病人本身的生理状况。只要把「生理性上的异常」矫正回来,大部份的病人通常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在少数原本生理病况无法解决的老年病患中或是原本就罹患失智症的个案中,谵妄可能会反复发作。
王伯伯在医疗团队和家属的细心照料下,身体的状况越来越好,谵妄的情形也逐渐改善,慢慢的,晚上也比较不会吵闹能够安静的入睡,白天也越来越有精神能和家人聊天,进行简单的复健,恢复和蔼可亲的个性,家人心里的大石也才放下,经过这次住院的经验,王伯伯的家属也才了解到,「谵妄」原来是老人常见的一种情形,并不是因为中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