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现亦被哈佛大学教授赞为「二十世纪最了不起的创业家」),在晚年有感于日本陷于政治混乱、社会脱序,欠缺有理念、有远见、有道德勇气的政经领导人,而发愿,自己捐助成立了这座政经人才的培养所。
有没有sense?
与美国哈佛的甘迺迪学院不同,这里的学员不必交昂贵的学费、不必有显赫的经历、不必出自豪门财团之后,只要有贡献社会的志向、有潜能,就能被录取,享受两至三年的公费研习、生活体验。
松下认为要导正社会价值,仍要从改变政治着力,因为「光是批评政治,于事无补,」而着手协助培养日本二十一世纪的政经领导人才。
在甄选塾生时,松下先问一、有没有理想?有没有目标?有没有愿景?而能力则在。二、有没有常识?有没有生活感?现实感?能否知悉人性及人的局限?(也就是目前西方企业在选择CEO时,所最重视的条件——有没有sense。)三、有没有运势。
「运势」是什么?这点最难解释,但却也最重要。简单来说,一、就是能否从积极面来看事情,有化劣势为优势的企图与能力。二、能敏感地知道大家的需求、外界的变化,有研判轻重缓急、优先秩序的能力。否则别人的忠告,会听不进去、记不住,会在同样的地方失败很多次,而归罪于运气不好。
生活智能靠体验
三年期间,塾生在课堂上课的时间极少,只有一季,而其间重视的不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而是生活的实际体验,包括每日早晚的洒扫、研讨,和二十四小时内走完一百公里的体能、毅力测验。
松下认为,真正的学习是来自自修自得。因为「唯有自修自得,才能超越前人。」像剑圣宫本武藏,自己的路靠自己走,自己当自己的老师,自己学习。而且要万事研修——真正的进步在于把一切体验视为研修,尽心学习。只要用心仔细观察,天地万物皆可为师。
在占地六千坪的松下政经塾庭园一角,有座极为朴实、小小的榻榻米房间,是松下晚年偶尔来和塾生喝茶、聊天的地方。在墙上一隅挂着松下亲笔书写的「素直」二字。
「素直的心」,是松下立塾的核心精神,也是他期望每位有志之士,自修自省的关键。
什么是素直的心?像问禅的偈语,松下幸之助并没有给明确的定义或答案。塾生的体会众多那是一种自居平凡,而有的纯真、诚挚和开放的心胸。能听到别人的声音,有与环境交互、适应的能力。
素直的心,也是一种专家或他人的意见要听,但不会依附、不被左右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因而不会被现有事物所左右,被周围所困,而能发挥潜能无限的企图。一种只要坚信能符合人生的意义、大众的需求,努力去做,一定会成功的单纯的意志力。
素直的心,也是一种最纯朴的sense,就像「下雨,打伞;雨停了,伞收起来」一样的根本、自然,松下一次向塾生说。
成立十八年来,松下政经塾已初具成效。一百六十二位塾生中,已有四十六位身居日本国会、地方议员及市长等要职,在充满了派阀、政商勾结和贪污的日本政坛,树立起一股清流。
自立自主,结合众力
「光是抱怨政治,于事无补。」在许多人都对台湾当的政治失望,对社会价值混乱忧心时,其实还是有一批人,抱着纯朴的「素直之心」,在各个角落里,自立自主,锲而不舍地、点点滴滴地为社会重建而努力。
与过去不同的是,他们开始以公益之心,结合许多邻里、社区,或与产、官、学专业人士进行跨领域的合作,或从一条小巷、一个社区、一座城市开始,以实际的行动,改造台湾,也重建台湾的竞争力。
松下政经塾的选才标准,不只适用于政界,也可以为企业参考;松下幸之助的大愿景,以实际的行动来推动政治社会改革,更是值得经常抱怨台湾种种现况的企业家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