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一种在肛管部位出现的常见病症,表现为鳞状上皮破裂形成的棱形裂口或溃疡,严重时甚至可深达肌层。此病多发生在青中年人群,尤其是便秘患者以及妇女在孕期。绝大多数肛裂出现在肛管的后正中线上,但也有部分发生在前正中线或侧面。肛裂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局部缺血导致的周期性疼痛和括约肌痉挛。患者常感受到周期性、剧烈的刀割样疼痛,这种疼痛在排便时开始,并持续数小时,直至痉挛逐渐缓解。
对于肛裂的分期,临床通常分为新鲜肛裂和陈旧性肛裂。初期的肛裂,通过调整大便及外用药物,病情可逐渐缓解甚至痊愈。陈旧性肛裂通常需要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还有三期分类法:Ⅰ期肛裂即新鲜或早期肛裂,此时肛管皮肤表浅损伤,周围组织基本正常;Ⅱ期肛裂为单纯肛裂,已形成溃疡性裂口,但无合并症;Ⅲ期肛裂则为陈旧性肛裂,表现为裂口呈陈旧性溃疡,并可能伴随肛乳头肥大、哨兵痔,或伴有皮下瘘管及肛隐窝炎症等。
在治疗方法上,早期肛裂的治疗相对简单。通过使用缓泻剂、排便后坐浴,并外用去腐生新膏,包括局部使用甘油硝酸酯或钙通道阻断剂,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而对于陈旧性肛裂,扩肛治疗或手术治疗是可行的选择。若保守治疗无效,则手术治疗成为首选。手术效果往往非常显著。术前对括约肌紧张度的评估对医生而言并非难事,而掌握括约肌切开的度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扩肛作为一种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可以在局麻下进行。一二期肛裂通常经过一次性扩肛处理后,症状即可明显缓解。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肛裂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过度用力排便,注意个人卫生,都是减少肛裂风险的有效措施。一旦出现肛裂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