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攀升,时节进入夏季,很多人可能会因为饮食忽冷忽热、过快过饱,而导致肠胃不适,出现软便水泻的情况。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们往往会有些疑虑和迷思。在此,新光医院胃肠肝胆科的刘玉华医师为我们解答了关于腹泻的几个常见误区。
迷思一:拉得越多,细菌就排得越干净?
腹泻,这一身体反应,虽然常见,但并不都意味着存在疾病。刘医师指出,如果没有伴随腹胀腹痛等症状,偶尔的腹泻可能只是身体的一种自我调节。如果是因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持续的腹泻可能会导致电解质不平衡、脱水等严重问题。这时候,千万不可有“多拉就能排净细菌”的误区,而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迷思二:腹泻后必须吃粥或土司?
当腹泻发生时,很多人会想到吃粥或土司。刘医师认为,在腹泻的急性期,最好是空腹,因为肠黏膜在此时肿胀,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摄入可能会刺激肠胃。粥虽然是一个选择,但并非唯一选择。一些容易产气的食物,如某些面食,在急性期也不宜食用。
迷思三:运动饮料可以补充电解质?
许多人认为白开水“营养”不够,只有运动饮料才能补充电解质。刘医师指出,运动饮料中的电解质含量并不足够,而且其高糖分可能会刺激肠道,加剧腹泻。在腹泻期间,最好的做法仍然是喝白开水,并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合格的电解质口服液来补充电解质。如果只有运动饮料在手边,可以稀释后饮用,以减少糖分的刺激。
腹泻并非都是疾病的象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在面对腹泻时,我们应该理性对待,正确理解身体发出的信号。如果有疑虑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希望通过刘医师的解答,大家能打破对腹泻的误区,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文章来源:网友『渲染ゞ笔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