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并通过绘画这一非语言媒介表达内心。他们的画作往往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和与众不同的美学特征,同时也反映了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和感知方式。
自闭症儿童的绘画作品具有一些鲜明而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既反映了他们的认知特点,也展现了他们与众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
在线条表现方面,自闭症儿童的画作常常缺乏流畅性和连贯性。他们可能会画出断断续续的线条,像是随意涂抹在纸上。比如在画人物时,人物的轮廓线可能是由许多短小且不连续的线段组成,这些线条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给人一种生硬、拼凑的感觉。这与正常儿童绘画中线条自然流畅地勾勒物体轮廓形成鲜明对比,更多地体现出他们在手部精细动作控制和空间感知方面的困难。
色彩运用上,自闭症儿童可能表现出对某些颜色的过度偏好。有些孩子特别喜欢使用鲜艳、浓烈的颜色,如大红色、明黄色等,而对其他颜色则很少关注。例如在一幅画中,整个画面几乎都被红色填满,其他颜色只是偶尔作为点缀出现。这种对特定颜色的执着使用,可能反映出他们内心对强烈视觉刺激的需求,或者是某种特定情绪的表达。
他们所描绘的图形往往比较简单、抽象,难以辨认出具体的形象。比如画房子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三角形代表屋顶,一个长方形代表墙壁,没有门窗等细节。即使画人物,也可能只是用几个简单的圆形和线条来表示头部和身体,四肢的描绘也非常简略。这种简单化的图形表现,说明他们在理解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特征方面存在障碍。
自闭症儿童的绘画特点背后有着深刻的心理和神经发展原因,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他们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感知觉异常是影响自闭症儿童绘画的重要因素。他们可能对某些感觉刺激过度敏感或迟钝,例如对光线、声音、触觉等的反应与常人不同。这种感知觉的异常使得他们在观察世界时,无法像正常儿童那样准确地接收和处理外界信息。在绘画时,他们难以准确地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比例等,从而导致绘画作品中出现线条不流畅、图形简单、色彩运用异常等特点。
社交与情感障碍也在他们的绘画中留下深刻印记。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社交和情感交流方面的困难,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也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绘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但由于社交和情感的障碍,这种表达往往是有限且独特的。他们可能无法通过绘画来描绘出与他人互动的场景,或者难以在画中体现出情感的细腻变化。
绘画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对自闭症儿童而言更是一种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手段,能够促进他们在多个方面的发展。
国内一项针对60例4-13岁的孤独症儿童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经过绘画艺术疗法的干预组在心理健康发展和认知功能恢复上有明显的优势。绘画干预能够提高其社会沟通能力,如改善孤独症儿童缺乏眼神交流的问题,提升共同注意的频率。
在具体案例中,绘画干预显示出显著效果。例如6岁的小Y是一名学前中班的新生,刚入学时伴有严重的情绪行为,大哭大闹行为频发。通过为期一年的绘画干预,他的情绪行为得到明显改善。观察发现,小Y在情绪行为严重时会拿起画笔进行无意义涂鸦,这成为干预的重要切入点。
绘画干预对于自闭症儿童精细动作、手眼协调、模仿等能力的发展,以及安坐、注意力等学习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在绘画干预中通过线条练习可以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控笔能力,这对他们的整体发展非常有益。
许多自闭症儿童在绘画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和独特的艺术视角,他们的作品往往令人惊叹。
15岁的自闭症男孩Viktor从5岁被诊断为自闭症,他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对色彩和线条的把握超乎寻常。他的作品色彩艳丽、构图独特,印在T恤上会非常好看。另一个例子是日本的大导游记,他从小就患有自闭症但热爱画画,随着年龄增长画工越来越好,甚至收获了奖项。现在他的作品被大牌购买版权推出联名产品,使他能通过自己喜欢的事创造收益。
在中国,也有许多自闭症儿童创作出令人惊艳的作品。岳亮的《花自飘零》、季瑄泽的《向心出发》、张殊玮的《春日逐风》等作品,都展现了自闭症儿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造力。14岁的自闭症艺术家能够画出精美的动物肖像,而10岁的自闭症女孩则用画笔展现了她秩序井然的独特世界。
教导自闭症儿童绘画需要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使用物理边界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控制线条。例如在纸上用胶水画一个圆圈,待胶水干后会形成一个凸起的边界,孩子在涂色时能感觉到这个边界从而知道应该在哪里停下来。也可以使用被称为"维基棒"的小蜡棒在圆圈周围创建边界,帮助孩子保持在那些线上。
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很重要。对于内心敏感的自闭症儿童,只有先通过爱与支持取得他的信任,建立起安全感,得到情绪的稳定,才能让其他方面的干预"事半功倍"。应该循序渐进地接触新事物,逐渐对各种任务"脱敏"。
为自闭症儿童创造结构化的绘画环境也很关键。可以事先准备好简单的图形模板,使用厚实的线条让他们有更多空间停下来。保持教学步骤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这有助于减少自闭症儿童的焦虑感,让他们更专注于绘画活动本身。